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石枣

大石枣

药材名称大石枣

拼音Dà Shí Zǎo

英文名Kansu Crabapple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陇东海棠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kansuensis (Batal.) Schneid.[Pyrus kansuensis Batal.]

采收和储藏:7-8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

原形态陇东海棠 灌木至小乔木,高5-10m。小枝粗壮,嫩时有短柔毛,不久脱落,老时紫褐色或暗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1.5-4cm,有疏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边缘有疏腺齿,长6-10mm,稍有柔毛;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8cm,宽4-6cm,基部圆形或截形,边缘有细锐重锯齿,通常3浅裂,下面有稀疏短柔毛。花两性;伞形总状花序,具花4-10朵;花梗长2.5-3.5cm;苞片线状披针形,早落;花白色,直径1.5-2cm;萼筒外面密生长柔毛;萼裂片5,外面无毛,内面具长柔毛;花瓣5,宽倒卵形,基部有短爪,内面上部有稀疏长柔毛;雄蕊20;花柱3,稀4或2,子房下位。梨果椭圆形或倒卵形,直径1-1.5cm,黄红色,萼裂片脱落,果梗长2-3.5cm。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000m的杂木林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

性状本品椭圆形或倒卵形,直径1-1.5cm,表面黄色或红黄色;萼片脱落,果梗长2-3.5cm。气微香,味微甜而酸涩。

性味酸;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胃消积。主食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果:用于积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芒刺复叶耳蕨

    药材名称芒刺复叶耳蕨拼音Mánɡ Cì Fù Yè ěr Jué别名献鸡尾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芒刺复叶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chniodes aristata(Forst.)T

  • 羊胡髭草

    《中药大辞典》:羊胡髭草药材名称羊胡髭草拼音Yánɡ Hú Zī Cǎo别名羊毛胡子、羊胡子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披叶苔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

  • 地贵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贵草药材名称地贵草拼音Dì Guì Cǎo来源茜草科地贵草Ophiorrhiza succirubra Ki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温。功能主治

  • 陆英

    《全国中草药汇编》:陆英药材名称陆英拼音Lù Yīnɡ别名蒴藋、走马前、走马风、八棱麻、八里麻、臭草、苛草、七叶金来源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陆英Sambucus chinensis Lindl

  • 条裂山莴苣

    药材名称条裂山莴苣来源菊科条裂山莴苣Lactuea indica L. ssp. laciniata (Houtt.) Stebb.,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吉林、山西、河北、陕西、山东、浙江。功能主

  • 甘蕉根

    药材名称甘蕉根拼音Gān Jiāo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根茎。全年可采。化学成分根含酚类。性味甘涩,寒。①《别录》:"大寒。"②《唐本草》:"味甘,寒

  • 山大刀根

    药材名称山大刀根拼音Shān Dà Dāo Gēn别名刀斧伤根(《陆川本事》)。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茜草科植物九节的根。化学成分含酚类、鞣质、三萜。性味《陆川本草》:&quo

  • 狗蚁草

    药材名称狗蚁草别名链夹豆、练夹豆、小号野花生、山花生来源豆科狗蚁草Alysicarpus vaginalis (L.) DC.[A. mummulariaefolius DC.],以全草、根、叶入药。

  • 小发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发散药材名称小发散别名簇花清风藤来源清风藤科小发散Sabia fasciculata Le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甘、微涩,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治跌打损

  • 川芎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芎药材名称川芎拼音Chuān Xiōnɡ英文名RHIZOMA CHUANXIONG别名芎藭、小叶川芎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