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南苏

大叶南苏

药材名称大叶南苏

拼音Dà Yè Nán Sū

别名小南苏、金竹标、青竹标、小过山龙爬树龙过江龙爬山虎大青竹标、小石芝藤、万年青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大叶南苏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hidophora peepla(Roxb.)Schott[Pothos peepla Roxb.;Scindapsus peedla Schot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大叶南苏,附生藤本。茎粗8-12mm,淡绿色,节间长2-5cm,生肉质气生根,贴附于石壁或树皮上。分枝常较短,多数。叶柄年10-20cm,腹面具槽,背面圆形,淡绿色,上部关节长8-12mm,叶鞘基部扩大;叶片亚革质,长圆形、椭圆状长圆形,稀卵状长圆形,全缘,长8-25cm,宽4-llcm,先端骤狭渐尖或锐尖,基部圆形;中肋背面隆起,侧脉多数,密集,斜伸而后向上弧曲,细脉网结。花序顶生,序柄粗壮,长8-10cm,直立,顶部下弯,基部有长6-7cm的宽线形膜质苞片,早落;佛焰苞椭圆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7-9cm,先端具长约1cm的喙,外面污黄色,内面污黄带红色;肉穗花序无柄,圆柱形,长5.5-8cm,为佛焰苞全长的4/5以上,粗l-1.2cm,苍白色或污黄色,稀青紫色;雄蕊比雌蕊短,花丝宽,两头稍狭,花药椭圆形,钝,稍外露;子房角柱状,长宽2mm,顶端四边形或六边形,柱头小,长圆形,略凸起。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800-2800m的沟谷常绿阔叶林、山坡庙宇林的树干或石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舒筋活络;润肺止咳。主心绞痛;跌打肿痛;骨折;风湿疼痛;肢体麻木;支气管炎;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每次3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云南中草药》:“忌牛、羊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细沙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沙虫草药材名称细沙虫草拼音Xì Shā Chónɡ Cǎo别名庐山香料来源唇形科白花石蚕Teucrium perny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

  • 骆驼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骆驼蓬药材名称骆驼蓬拼音Luò Tuo Pénɡ来源蒺藜科骆驼蓬属植物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以全草及种子入药。夏秋采全草,种子成熟时采,晒

  • 浮尸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浮尸草药材名称浮尸草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多茎委陵菜Potentilla poteroides Franch.的全草。春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虚,敛汗,止血。用于

  • 虎刺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刺药材名称虎刺拼音Hǔ Cì别名绣花针、伏牛花、千口针、针上叶、老鼠刺、鸟不踏、黄鸡脚来源茜草科虎刺属植物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

  • 绿豆粉

    《中药大辞典》:绿豆粉药材名称绿豆粉拼音Lǜ Dòu Fěn别名真粉(《日用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水磨加工而得的淀粉。性味《日用本草》:"味甘,凉平,无毒。

  • 狗尾巴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尾巴参药材名称狗尾巴参拼音Gǒu Wěi Bɑ Shēn别名距花万寿竹、倒竹散来源百合科万寿竹属植物距花万寿竹Disporum calcaratum D. Don,以根状茎入药。

  • 芒萁骨

    《中药大辞典》:芒萁骨药材名称芒萁骨拼音Mánɡ Qí Gǔ别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槟草、乌萁(《福建民间草药》),芒仔(《闽南民间草药》),穿路萁。路萁子柴、鸡毛蕨、筲萁子柴、反

  • 鸡嗉子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嗉子果药材名称鸡嗉子果拼音Jī Sù Zǐ Guǒ别名山覆盆、野荔枝、山荔枝、鸡嗉子、癞鸡嗉来源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头状四照花Cornus capitata Wall.

  • 凤仙

    药材名称凤仙拼音Fènɡ Xiān别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纲目》),透骨草、凤仙草(《珍异药品》),小粉团(《分类草药性》),满堂红(《浙江中药手册》)

  • 广西十大功劳

    药材名称广西十大功劳拼音Guǎnɡ Xī Shí Dà Gōnɡ Láo别名土黄连、木黄连来源小檗科广西十大功劳Mahonia shenii Chun,以根、茎入药。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