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四叶细辛

四叶细辛

《中药大辞典》:四叶细辛

药材名称四叶细辛

拼音Sì Yè Xì Xīn

别名四叶对、四块瓦(《江西草药》)。

出处《江西草药》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多穗金粟兰全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根茎较粗,有多数须根。茎直立。叶对生,常4片生于茎顶;叶片卵形,长15~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数条丛生茎顶;花淡绿色;雄蕊1枚,2室,药隔较短于药室;子房下位。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水边等阴湿处。分布浙江、江西、陕西等地。

性味《江西草药》:"苦辛,微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风解毒。治跌打骨折,腰腿痛,感冒,白带,疖肿,皮肤瘙痒。

《陕西中草药》:"祛湿散寒,理气活血,散瘀解毒。治劳伤,腰腿痛,跌打损伤,感冒,白带,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多穗金粟兰根适量,加鲜韭菜根适量,捣敷。

②治骨折:鲜多穗金粟兰根适量,捣敷,用杉皮黄柏皮包扎固定。

③治蛇伤,无名肿毒:鲜多穗金粟兰根适量,甜酒少许,捣敷。

④治皮肤瘙痒:多穗金粟兰适量,水煎浓汁,熏洗患处,每日一次。(选方出《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四叶细辛

药材名称四叶细辛

拼音Sì Yè Xì Xīn

英文名Herb of Manyspike Chloranthus

别名四叶对、四块瓦、大四块瓦四大天王、白毛七、红七。

出处出自《江西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多穗金粟兰的根及全草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anthus multistachys Pei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采采收。

原形态多穗金粟兰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茎粗细长须根。茎直立,单生,下部节上生一对鱼鳞片叶。叶对生,通常4片;叶柄长8-20mm。穗状花序多条,粗壮,顶生或腋生,单一或分枝,连总花梗长4-11cm;苞片宽卵形或近半圆形;花小,白色;雄蕊1-3枚,着生于子房上部外侧;若为1个雄蕊则花药卵形,2室;药隔与药室等长或稍长;子房卵形,无花柱,柱头截平。核果球形,表面有小腺点。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地或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安徽、江苏、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陕西。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团块状,密集着生多数须状根。须状根细长圆柱形,长10-20cm,直径0.5-1.5mm;表面棕褐色,有枝根痕;质脆,断面平整,皮部土黄色,木部淡黄色。茎有纵棱,下部节上有一对鳞片。叶通常4片,对生,多卷缩,展平后椭圆形或宽卵形,长8-18cm,宽4-10cm;边缘有锯齿,齿端有一腺体,上表面棕褐色,下表面灰棕色。有时在枝顶或叶腋可见较粗壮的穗状花序或果穗。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宽广,有石细胞和油细胞散在,石细胞直径55-108μm,胞腔较大,孔沟明显并可见层纹;内皮层凯氏点不明显。中柱鞘细胞1列。初生木质部和韧皮部辐射状排列。根中央薄壁细胞壁木化。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长方形或类方形;上表皮有大型腺鳞,头部数十个至百余个细胞呈放射状排列,下表皮可见较多的非腺毛和气孔。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其间有油细胞散在。近叶基处的主脉维束为2束,向上至中部时则合为1束;维管束外韧型,外周有数列厚壁厚细胞。

性味苦;辛;微温;小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骨折;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陕西中草药》:祛湿散寒,理气活血,散瘀解毒。治劳伤,腰腿痛,跌打损伤,感冒,白带,疖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鹅掌楸

    药材名称鹅掌楸拼音é Zhǎnɡ Qiū别名马挂木、双飘树来源木兰科木兰属植物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树皮;秋采

  • 《中药大辞典》:酥药材名称酥拼音Sū别名苏(《本草经集注》),酪苏(《唐本草》),酥油、马思哥油、白酥油(《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牛乳或羊乳经提炼而成的酥油。制法土法加工者,系将鲜乳汁装在牛

  • 桐油

    《中药大辞典》:桐油药材名称桐油拼音Tónɡ Yóu别名桐子油(《纲目》)。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所榨出的油。化学成分从油桐子热压所得的桐油,是一种干性油(碘

  • 乌鸦

    《中药大辞典》:乌鸦药材名称乌鸦拼音Wū Yā别名巨喙乌(《禽经》),大嘴乌(《禽经》注),黑老鸦(《滇南本草》),老鸦(《痘疹论》)。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全体或肉。原形态为鸦科

  • 《中药大辞典》:莼药材名称莼拼音Chún别名茆((诗经》),屏风(《楚辞》),凫葵(《毛诗传》),虊(《说文》),水葵(陆玑《诗疏》),水芹(《齐民要术》),露葵(《颜氏家训》),丝莼(《唐

  • 长距鸟足兰

    药材名称长距鸟足兰拼音Chánɡ Jù Niǎo Zú Lán别名对对参来源兰科长距鸟足兰Satyrium nepalensis D. Don,以块茎入药。生境

  • 掌裂蟹甲草

    药材名称掌裂蟹甲草拼音Zhǎnɡ Liè Xiè Jiǎ Cǎo别名虎草、羊角天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常裂蟹甲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calia palmatisecta (Jeffr.

  • 毛水苏

    药材名称毛水苏别名水苏草、野紫苏、山升麻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毛水苏Stachys baicalensis Fisch. ex Bent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甘、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解

  • 女贞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女贞子药材名称女贞子拼音Nǚ Zhēn Zǐ英文名FRUCTUS LIGUSTRI LUCIDI别名爆格蚤、冬青子[河北、江苏、福建、广西、云南]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

  • 兔脑

    《中药大辞典》:兔脑药材名称兔脑拼音Tù Nǎo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脑。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本草经疏》:"温。"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