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八宝茶

八宝茶

药材名称八宝茶

拼音Bā Bǎo Chá

英文名root of Przewalsk Euonymus

别名甘青卫矛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八宝茶的带翅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przewalskii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八宝茶 小灌木,高达2-5m。枝常具四条木栓棱或窄翅。叶对生;叶柄长1-1.5mm,叶片长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4cm,宽5-15mm,先端常渐窄。聚伞花序有3-7花,总花梗细长如丝,长1.5-2.5cm;花深紫色,直径5-8mm,4数,雄蕊蕊无花丝;子房每室有2-6颗胚珠。蒴果紫色,扁倒圆锥形,4浅裂。种子1至数颗,黑紫色,基部一半为橙红色多皱假种皮包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瘀调经;通络止痛。主有经不调;产后瘀阴腹痛;跌打肿痛;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青海中草药名录》:枝条有活血、破瘀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黄花

    药材名称地黄花拼音Dì Huánɡ Huā别名蜜罐(《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花蕾。功能主治治消渴,肾虚腰痛。①《本草图经》:"为末服食,功

  • 墨地

    药材名称墨地拼音Mò Dì别名八月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鬼臼的果实。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涩,有毒。"②《陕西中草

  • 牛耳枫根

    《中药大辞典》:牛耳枫根药材名称牛耳枫根拼音Niú ěr Fēnɡ Gēn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的根,随时可采,晒干,切片。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微苦,平,

  • 大苦溜溜

    药材名称大苦溜溜拼音Dà Kǔ Liū Liū别名螺旋茄、百两金(《广西药植名录》),苦凉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帕笠(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茄科植物旋花茄的全株。夏、秋

  • 代赭石

    《中药大辞典》:代赭石药材名称代赭石拼音Dài Zhě Shí别名须丸(《本经》),赤土(《说文》),代赭(《伤寒论》),血师(《别录》),紫朱、赭石(《普济方》),土朱(《仁斋直

  • 佛手柑

    《中药大辞典》:佛手柑药材名称佛手柑拼音Fó Shǒu Gān别名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五指柑

  • 粘鱼须

    药材名称粘鱼须拼音Nián Yú Xū别名龙须菜(《救荒本草》),鲇鱼须草(王安卿《采药志》),金岗薛(《简易草药》),鲢鱼须(《湖北志》),倒钩刺(《中药志》),粘鱼须菝葜(《山

  • 百部

    《中国药典》:百部药材名称百部拼音Bǎi Bù英文名RADIX STEMONAE别名百条根、百部草、闹虱药、药虱药来源本品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

  • 东北雷公藤

    药材名称东北雷公藤拼音Dōnɡ Běi Léi Gōnɡ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东北雷公藤的根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pterygium regelii Spragus et T

  • 白石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花药材名称白石花别名石花、石衣、虾蟆皮来源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植物白石花Parmelia tinctorum Despr.,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甘、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