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假鹊肾树

假鹊肾树

药材名称假鹊肾树

拼音Jiǎ Què Shèn Shù

别名止血树皮、清水跌打、滑叶跌打(《云南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假鹊肾树树皮。秋季采集。取皮晒干,碾粉。

原形态乔木,高达15米,胸径达25厘米。树皮灰褐色或褐色,平滑,近无毛。有乳状树液,叶革质,椭圆状矩圆形或倒矩圆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侧脉水平伸展,细而密,边缘闭锁;叶柄长1~2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单生或成对,呈蝎尾状聚伞花序,有苞片3枚,花被片5,雄蕊5,退化雌蕊小,线形;雌花单生于叶腋或雄花序上,有小苞片4枚,花被片4~5,近圆形,有柔毛,子房近球形,花柱顶生,2线形分枝,被褐色短毛。果近球形,包藏于扩大的花被内。花期秋冬。

生境分部生于水边多岩石的杂木林中。分布云南、广西、广东。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辛,温。"

功能主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消炎止血,镇痛祛瘀。治消化道出血,胃痛,外伤出血,跌打,风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1~3钱,分三次服。外用:研末撒。

复方①治消化道出血:滑叶跌打。研末,每日三至八次,每次三分至一钱,开水送服。

②治外伤出血:滑叶跌打。研末,外撒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牡荆茎

    《中药大辞典》:牡荆茎药材名称牡荆茎拼音Mǔ Jīnɡ Jīnɡ别名牡荆条(《安徽药材》)。出处《别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枝条。功能主治治感冒,风湿,喉痹,疮肿,牙痛。①《别录》:"疗

  • 柏脂

    《中药大辞典》:柏脂药材名称柏脂拼音Bǎi Zhī别名柏油(《纲目拾遗》)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树干或树枝经燃烧后分泌的树脂汁。性味《草木便方》:"甘,平。"功能主治

  • 白藤

    《中药大辞典》:白藤药材名称白藤拼音Bái Ténɡ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 大臭黄荆

    药材名称大臭黄荆拼音Dà Chòu Huánɡ Jīnɡ别名斑鸠叶、臭黄荆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近头状豆腐柴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subcapitata Rehd.采收和储

  • 黄颔蛇骨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骨药材名称黄颔蛇骨拼音Huánɡ Hàn Shé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骨。功能主治《纲目》:"治久疟,劳疟。炙,入丸

  • 牛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耳草药材名称牛耳草拼音Niú ěr Cǎo别名绵还阳草、猫耳朵、石花子、崖青叶来源苦苣苔科旋蒴苣苔属植物牛耳草Boea hygrometrica (Bunge)R. B

  • 大黄茎

    《中药大辞典》:大黄茎药材名称大黄茎拼音Dài Huánɡ Jī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性味①《唐本草》:"味酸。

  • 红白二丸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白二丸药材名称红白二丸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别名红白二元、红黑二丸、岩丸子、鸳鸯七、水八角、一口血、一点血、小桃红、山海棠来源

  • 红粘谷

    药材名称红粘谷拼音Hónɡ Zhān Gǔ别名老粘谷、风迎花、红苋莱、白苋菜、银苋菜、田银苋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繁穗苋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paniculatusL.采

  • 磁石

    《中国药典》:磁石药材名称磁石拼音Cí Shí英文名MAGNETITUM别名吸铁石、活磁石、灵磁石、磁铁石来源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主含四氧化三铁(Fe3O4)。采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