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人参子

人参子

《中药大辞典》:人参子

药材名称人参子

拼音Rén Shēn Zǐ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果实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发痘行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人参子

药材名称人参子

拼音Rén Shēn Zǐ

英文名Ginseng Fruit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人参子,如腰子式,生青熟红,如小黄豆大。凡痘不能起发分标行浆者,药内加参子)后日无痒塌之患。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ginseng C. A. Mey.

采收和储藏:秋初果熟时采摘,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肥大,肉质,圆柱或纺锤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黄色。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2年复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5,偶有7片,小叶柄长1-3cm;小叶片披针形或卵形,下方2片小叶较小,长2-4cm,宽1-1.5cm,上部3小叶长4.5-15cm,宽2.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沿叶脉有稀疏细刚毛,下面无毛。伞形花序单一顶生,总花梗长15-25cm,每花序有10-80多朵花,集成圆球形;花小,直径2-3mm;花萼绿色,5齿裂;花瓣5,淡黄绿色,卵形;雄蕊5,花丝甚短;子房下位,花柱2,基部合生,上部分离。果实为核果状浆果,扁球形,直径5-9mm,多数,集成头状,成熟时呈鲜红色,种子2颗,乳白色,直径4-5mm,扁平圆卵形,一侧平截。花期5-6月,果期6-9月。

化学成分人参皂甙(ginsenoside)Rb1、Rb2、Rc、Rd、Re、Rg2、Rh1、Rh2,20(R)-人参皂甙Rg2[1-3]。果汁中含游离氨基酸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丝氨酸(ser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亮氨酸(leucine),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脯氨酸(prolne);蛋白质量7.02%,烟酸PPI.Oomg/100ml,维生素C0.22mg/100ml[4],钾、钠、铁、锌、锰、镁、铜、硒等无机元素[4,5]和挥发油。油内有:甲酸已酯(ethylfomate),2-丁醇(2-butanol),已醇(acetic acid),1-已醇(1-hexanol),2-庚醇(2-heptanol),3-甲基-1,3-苯二醇(4,5-dimethyl-1,3-benzenediol),2-(1,1-二甲基已基)苯酚[2-(1,1-dimethylethyl)phenol]、7,10-十五碳二炔酸(7,10-pen-tadecadiynoic acid),7,11-二甲基十二碳三烯(7,11-dimethyl-1,6,10-十二碳三烯-3-醇(3,7,11-trimethyl-1,6,10-dodeca-trien-30ol),十二酸已酯(ethyldodecanoate),2,6-又(,1,-二甲基已基)-4-甲基苯本bis(1,1-dimethylethyl)-4-methylphenol],十氢a-二甲基-7-(1-甲基亚已基)-[IS-(1α,4sβ,8aα)]萘酚

功能主治补气强身;延缓衰老。主体虚乏力;头昏失眼;胸闷气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提取其中皂甙制成片剂。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发痘行浆。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莲沙

    《中药大辞典》:水莲沙药材名称水莲沙拼音Shuǐ Lián Shā别名栒刺木、岩楞子(《中国树木分类学》),高山带子白马骨(《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平枝灰栒子

  • 芜荑酱

    《中药大辞典》:芜荑酱药材名称芜荑酱拼音Wú Yí Jiànɡ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芜荑"条

  • 香椿子

    《中药大辞典》:香椿子药材名称香椿子拼音Xiānɡ Chūn Zǐ别名椿树子(《生生编》),椿芽树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椿花(《四川中药志》),春尖花(《重庆草药》),香椿铃(《陕西中药志》)。

  • 草胡椒

    药材名称草胡椒拼音Cǎo Hú Jiāo英文名all-grass of Shiny Peperom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学杂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草胡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pe

  • 美丽胡枝子花

    药材名称美丽胡枝子花拼音Měi Lì Hú Zhī Zǐ Huā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的花。秋季采收。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肺热咳血,便血。用法用量内

  • 抽筋草

    药材名称抽筋草拼音Chōu Jīn Cǎo别名虫儿被单、筋骨菜、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莱、大娥嫦菜、石灰草、接筋草、小伸筋草、背单草、滇繁缕、白筋骨草、鸡骨草、唐根草、石繁缕、糯米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

  • 云南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云南五味子根拼音Yún Nán Wǔ Wèi Zǐ Gēn别名香石藤、铁骨散、小血藤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云南五味子的根和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henryi Cl

  • 一颗针

    药材名称一颗针拼音Yì Kē Zhēn别名黄连、三颗针、刺榴根、子檗、刺檗、山石榴、刺木仔根、大刺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日本小檗的根、根皮及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thunb

  • 山乌桕根

    《中药大辞典》:山乌桕根药材名称山乌桕根拼音Shān Wū Jiù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秋后采。原形态山乌桕,又名:红乌桕。乔木或灌木,高3~5米。枝条灰黑色,

  • 剪刀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剪刀股药材名称剪刀股拼音Jiǎn Dāo Gǔ别名鸭舌草、鹅公英来源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剪刀股Ixeris debilis A. Gray [I. japonica Nakai; 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