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东汉时医官职称。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计2名。其职责是管理药物。
见《日用本草》。即鳢鱼,详该条。
产科诊法。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一。即验胎。详该条。
出《海上方》。为莲房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疳蚀疮。指承浆部位成片赤烂。清·吴溶堂《保婴易知录》:“生于唇下,或小儿赤烂,用甑盖上炊流汁涂之,重者以青蛤散涂之。”
见《本经逢原》。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尖尾风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诊家正眼》:“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乃动。”主脏气衰弱。多见于心脏疾患、惊恐、跌打重证。个别孕妇接近分娩时亦可出现。
书名。2卷(一作4卷)。旧题元·朱丹溪撰。本书介绍各科临床病证凡70篇,各证论述的次序先后为脉诊、病因、证候及治法,故名。本书一般认为并非朱氏原著,系采集《丹溪心法》、《活法机要》、《格致余论》等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