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挺

阴挺

病证名。①即强中。《证治汇补·疝气附阴挺》:“阴茎挺纵不收,为强中之症。”治宜助阴抑阳,地黄汤加牛膝、知柏之类。详强中条。②即阴纵。《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病源流》:“阴纵,亦名阴挺。”详阴纵条。③即子宫脱垂。《济阴纲目·前阴诸疾门》:“妇人阴挺下脱,或因胞络伤损,或因子脏虚冷,或因分娩用力所致。”又:“阴挺下脱,当升补元气为主,若肝脾郁结,气虚下陷,用补中益气汤。若肝火湿热小便涩滞,用龙胆泻肝汤。”

猜你喜欢

  • 伤寒蓄水证

    病名。太阳腑证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伤寒论类方》:“小便不利而欲饮,此蓄水也,利水则愈。”其主要证候有小便不利,少腹满微热,消渴,或水入则

  • 其高者因而越之

    治则。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高,指上部。如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越,升散、涌吐。指病所在上的病证可用升散或涌吐方法治疗,如实热风痰,壅遏上焦,用瓜蒂散。

  • 湿热腰痛

    病名。腰痛之一。见《丹溪心法·腰痛》。因感受时令湿热,或因饮食厚味,内蕴湿热所致。《症因脉治》卷一:“湿热腰痛之症,内热烦热,自汗口渴,二便赤涩,痠痛沉重。”并有腰间热,或肢节红肿,苔黄,脉数等。治宜

  • 胎热不安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孕妇因热而致胎动不安。多因素体阳盛,嗜食辛辣,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复加孕后血聚养胎,阴虚阳盛,热扰冲任,出现或热、或烦、或渴、或燥、或漏血尿赤,以致胎动不安。宜养阴

  • 内消连翘丸

    《疡科选粹》卷四方。连翘三两,漏芦、胡桃仁、夏枯草、土瓜根、射干、泽兰、沙参、白芨各五钱。为细末,酒糊为丸,空腹盐汤送下。治瘰疬。

  • 假海芋

    见《广州植物志》。为卜芥之别名,详该条。

  • 行气

    ①理气法之一。即行散气滞,又称利气、通气。是治疗由气滞所产生的胸腹胀闷疼痛等病症的方法。如疏郁理气、和胃理气等均属行气法。详各条。②气功术语。《抱朴子内篇》卷八释滞:“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

  • 东北药用植物原色图志

    书名。沈阳药学院编。本书在调查采集东北中药的基础上,绘成彩色天然药物图200余种,并附简要的说明。1963年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 活人总括

    见伤寒类书活人总括条。

  • 鼻煽

    病证名。鼻翼开合煽动,为肺气闭塞及肺绝的症状。林慎菴云:“鼻煽有虚实新久之分,不可概言肺绝。若初病即鼻煽,多有邪热风火,壅塞肺气使然;若久病鼻煽喘汗为肺绝”(《厘正按摩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