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锁喉风

锁喉风

病名。①指急喉风兼有牙关不开,口噤如锁者,故名锁喉。多由风热之邪外侵,引动肺胃积热上升,风火相搏,热毒郁结不散而成。《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咽喉肿痛,饮食难入,或痰气壅塞不通者,皆称为锁喉风。”或见胸闷气紧,风痰上涌,牙关拘紧,语言难出,口臭便秘寒热大作等症。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用清咽利膈汤普济消毒饮等加减,或含化六神丸。或待脓熟时以刀针刺破排脓,外吹冰硼散。并保持口腔清洁。以银花连翘薄荷甘草煎汤漱口。类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等。②《咽喉经验秘传》指咬牙风为锁喉风。二者虽名称相同,但症状迥异。详咬牙风条。③指典型锁喉风。《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中真正锁喉风谓:“有真正锁喉风者,甚奇甚急,而实人所未知也……。诊其脉无火也。问其喉则无肿无痛也。观其貌则面青瞠目,不能语也。听其声则喉窍之细如针,抽息之窘如线,伸颈挣命求救,不堪之状甚可怜也。”类喉性呼吸困难。

猜你喜欢

  • 月经滞涩

    病证名。是指经行涩滞不爽。《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五十一:“治妇人月经滞涩,调顺荣气,姜黄散方(姜黄半两,丁香半两,当归炒一两,芍药一分,右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日二)。”参见经行后期、月

  • 怒气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怒气,则上气不可忍,热上抢心,短气欲死,不得气息也。”参见七气、九气条。

  • 木贼草

    见《本草经疏》。即木贼,详该条。

  • 疹后肺痿

    病证名。麻疹后并发肺痿。清·赵月航鉴定(撰人不详)《治疹全书》:“疹后久咳不止,时吐白沫如米糊者,为肺痿。”系火热伤肺,津液受损所致。先用加味二冬汤(《治疹全书》: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甘草、桔梗、

  • 崔季舒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兼通医术。字叔正,安平(今河北保定)人。

  • 鸡菜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背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野青仔

    见《福建中草药》。为狗肝菜之别名,详该条。

  • 黄环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备问方》1卷,已佚。

  • 化源

    即生化之源。①五脏为生化之源。《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故食岁谷以安其气,食间谷以去其邪,……折其郁气,资其化源。”②脾胃为生化之源。脾主后天,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需经脾胃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

  • 橡村治验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