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遗溺

遗溺

病名。即遗尿。《素问·宣明五气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景岳全书·杂证谟》:“遗溺一证,有自遗者,以睡中而遗失也。有不禁者,以气门不固而频数不能禁也。又有气脱于上则下焦不约而遗失不觉者,此虚极之候也。”《类证治裁》卷七:“大抵遗溺失禁,由肺肾膀胱气虚肺虚补中益气汤加五味牡蛎肾虚菟丝子散;膀胱虚,固脬丸;挟寒,家韭子丸;挟热,白薇散;滑脱,秘元丹、牡蛎丸;命火衰,右归饮、巩隄丸。”《张氏医通·遗溺》:“有热客肾部而遗尿者。经曰: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此系热证。其证发热作渴,或时闭涩,或时自遗,或阴挺不能约制。午前小剂补中益气加黑山栀,午后大剂生料六味丸五味子,常服自效。夏月暑病遗尿者,白虎加人参汤,一服即应。有先因病淋,服利药太多,致溺不禁者,补中益气少佐熟附子。有所伤损,污血畜于胞中,亦令遗失,鹿解屑炙黄为末,和桃仁等分,酒调三钱。咳而遗溺,属膀胱,茯苓甘草汤;不应,五苓散。小儿胎中受冷遗尿,一味补骨脂,炒研,临卧红酒调服,即不遗。”亦可用桑螵蛸散等方。参见遗尿、小便不禁条。

猜你喜欢

  • 陈珣

    【介绍】:见陈元赟条。

  • 失颈按摩法

    外治法。用于失枕的治疗。《伤科补要》卷二:“失颈头不能转,使患人低坐,用按摩法频频揉摩,一手按其头,一手扳其下颏,缓缓伸舒,令其正直。”

  • 乳根痈

    病名。出明·龚居中《外科活人定本》卷二。生于乳头之下的痈肿。因乳根穴而得名,故云。详乳痈条。

  • 餐泄

    病名。又称迴风。多因湿兼风邪,清气不升所致。《证治准绳·杂病》:“戴云,餐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湿兼风也。”《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餐泄者,《史记》名回(迴)风,水谷不化,湿兼风也。风邪干胃,木来贼

  • 陈达叟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蔬食谱》、《中朝食谱》。

  • 缩脚肠痈

    病名。即指肠痈患者下肢不能伸直者。见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外科学讲义》。参见大肠痈、小肠痈条。

  • 齿伤

    即鬥齿。详该条。

  • 命火

    命门之火的简称。详该条。

  • 谷香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小茴香之别名,详该条。

  • 正色

    又称常色。健康人面部色泽,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容光焕发,表示气血平和,精气内充,为有胃气、有神之象,属无病的常色。正色有主色、客色之分。主色是每个人基本肤色,视个体而异;客色随气候、环境及当时的生理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