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后期证型之一。亦名血寒经迟。多因经产之时,感受寒凉,寒邪乘虚侵入胞宫,血为寒滞,运行失常所致。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绞痛,得热痛减,面色青白,形寒畏冷。治宜温经行滞。方用温经汤(《金匮
证名。指皮肤肌表发热。《素问·调经论》:“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寿世保元·发热》:“伤寒发热,是寒邪入卫,与阳气交争,而为外热。阳气主外,为寒所薄,而失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肛门内外皆有,遇大便即出血疼痛。”又名混合痔。指生于肛门齿线上下,在同一方位和括约肌间沟消失的痔。参见内痔、外痔条。
病名。心虫即蛔虫。《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疰》:“心虫曰蛔。”即蛔虫病。详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串臀漏……若皮硬色黑,必内有重管。”复杂性肛漏的一种。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与赤眼后生翳同,详该条。
脚的后部。《灵枢·经脉》:“足少阴之脉……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
见《药品化义》。即薏苡仁,详该条。
出《经效产宝》。指对胎动不安,或有滑胎史的孕妇进行预防流产的治疗。治则有二:因母病以致胎动者,应治母病,其胎自安;若胎气不固以致母病者,安胎母自愈。治法参见胎动不安、滑胎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万寿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