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观音竹

观音竹

药材名称观音竹

拼音Guān Yīn Zhú

别名蛇儿参、水麦冬骑马参、龙爪参、双肾草、走肾草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谓:“现音竹,饶州山坡有之,以千层喜。春时短叶中抽细葶,发小叶,梢开绿花,长柄如石斛。一瓣长圆如小指甲,向上翘如首,下有三细尖瓣,下垂如足;复有一长瓣,弯曲如尾。白心点点,颇似青蛙翻肚。茎花齐发,长六七寸,殊状罕俪。”与图对照,此观音竹实为本种。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舌唇兰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tanthera japonica(Thunb.)Lindl. [Orchis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舌唇兰,陆生植物,高50-60cm,具粗厚的纤维根。茎直立,无毛,具3-6枚叶。下部叶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抱茎,无毛,最大的叶长达16cm,宽达5cm,上部的叶渐成苞片状,浙尖。总状花序长10-15cm,具10-20余朵花;花苞片狭披针形,绿色,常稍长于子房;花大,初为白色,后变为淡黄色;中萼片卵形,兜状,急尖,长7mm,侧萼片反折,斜卵形,急尖,和中萼片等长;花瓣条形,先端钝,稍短于中萼片,唇瓣条形,不分裂,肉质,长可达2cm;距丝状,比子房长,达6cm,弧曲;子房细圆柱状,无毛。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3500m的密林下草丛中、草坡上或沟谷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气润肺;化痰止咳;解毒。主病后虚弱;肺热咳嗽;痰喘气壅;白带;虚火牙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啤酒酵母

    药材名称啤酒酵母别名干酵母、食母生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酵母目内孢霉科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nsen,以菌体入药。炮制经沉淀,洗净后,加入适量蔗糖,干燥,粉碎,压制

  • 毛柴胡

    药材名称毛柴胡拼音Máo Chái Hú别名枪刀菜、毛牛耳大黄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连菜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s hieracioide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棘刺花

    《中药大辞典》:棘刺花药材名称棘刺花拼音Jí Cì Huā别名刺原、菥蓂,马朐(《别录》),棘花(《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花。性味《别录》:"味苦

  • 阴香根

    《中药大辞典》:阴香根药材名称阴香根拼音Yīn Xiānɡ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阴香皮"条。性味《岭南采药录》:"味辛。&q

  • 红对节子

    《中药大辞典》:红对节子药材名称红对节子拼音Hónɡ Duì Jiē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卵叶荚蒾的根。原形态卵叶荚蒾,又名:藤草、高梁花。直立灌木。小枝平滑无毛

  • 白鱼

    《中药大辞典》:白鱼药材名称白鱼拼音Bái Yú别名鲌鱼(《滇南本草》),鱎鱼(《纲目》),白扁鱼(《本草求原》)。出处孟诜来源为鲤科动物翘嘴红鲌的肉。原形态体侧扁,延长,头背面平

  • 中华石楠

    药材名称中华石楠拼音Zhōnɡ Huá Shí Nán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石楠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beauverdiana Schnei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黑风散

    《中药大辞典》:黑风散药材名称黑风散拼音Hēi Fēnɡ Sà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细圆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细圆藤,又名:蛤仔藤。攀援木质藤本,长10余米。茎圆柱形,

  • 水团花

    《中药大辞典》:水团花药材名称水团花拼音Shuǐ Tuán Huā别名水杨梅(《广州植物志》),水黄凿(《陆川本草》),青龙珠(《广西中兽医药植》),穿鱼柳、假杨梅(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篑草

    药材名称篑草拼音Kuì Cǎo别名蒲草、咸水草、野席草、席草仔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种植物短叶茳芏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