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金雀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晋代医生。善治喘病,自拟三物散治喘,效果较好。
病名。指咳嗽由饮食积热,胃火乘肺引起者。《症因脉治·积热咳嗽》:“积热咳嗽之症,面赤烦躁,嗽则多汗,夜卧不宁,清晨嗽多,小便赤涩,此积热咳嗽之症也。”多因膏粱积热,酒客豪饮,阳明受热,肺被火刑所致。治
即清宣金脏法,见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神道,见该条。
证名。里实证的别称。《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
病证名。妊娠期间出现声音嘶哑,或不能出声,称为妊娠失音。参见子喑条。
见《广东新语》。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烦悗的别称。指心胸烦闷。《素问·调经论》:“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马莳注:“惋宜作悗,《灵枢经》俱用此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