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菊花散

菊花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一两)、防风(一两)、前胡(一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甘草(炙.二钱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邪气入于脑,停滞鼻间,气不得宣散,结聚不通,故使鼻塞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入乳香少许,煎荆芥汤,食远调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蒺藜(炒.去刺)、羌活(去芦.不见火)、木贼(去节)、蝉蜕(去头.足.翅),各三两;菊花(去梗)六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理肝气风毒,眼目赤肿,昏暗羞明,隐涩难开,攀睛瘀肉,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治暴赤肿痛,悉皆治之。

常服明利头目,洗肝去风。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食后临卧,茶清调下。

注意忌发风、腌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蒺藜(炒,去刺)羌活(去芦,不见火)木贼(去节)蝉蜕(去头,足、姻)各90克菊花(去梗)18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治肝气风毒,眼目赤肿,昏暗羞明,隐涩难开,攀睛瘀肉,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暴赤眼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临卧用茶清调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发风、腌藏、炙炸等物。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圣济总录》卷一○八: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20克(炒)防风60克(去芦头)白蒺藜30克(炒过,捣去角)牛蒡子30克(炒熟)甘草7.5克(炙)

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疏风宣透,清热明目。治肝肾风毒气冲,眼目肿痛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热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重订严氏济生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石膏甘菊花(去梗)防风(去芦)旋复花(去梗)枳壳(去瓤,麸炒)蔓荆子甘草(炙)川羌活(去芦)各等分

制法哎咀。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头痛不止,口干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仁斋直指》卷二十: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蝉壳(去足)木贼(去节,童便浸一宿,晒)白蒺藜(炒,捣去刺)羌活各90克甘菊(去萼)120克荆芥甘草(炙)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疏风,去翳明目。治肝受风毒,眼目昏蒙,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送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

张氏医通》卷十五: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苍术(半斤同皂荚3挺砂锅内河水煮1日,去皂荚,将苍术刮去皮,切片,盐水炒净)3两,木贼半两(去节),草决明半两,荆芥半两,旋覆花半两,甘草半两(炙),菊花(去蒂)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见风流泪,见东南风则甚,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临卧浓茶调下。

有翳者,加蛇蜕1钱,蝉蜕3钱。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方出《圣惠》卷二十,名见《鸡峰》卷十三: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芎?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头痛,每欲天阴先发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二十,名见《鸡峰》卷十三

普济方》卷一○五引《经效济世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毒上攻,头昏眼晕。

用法用量每服1-2钱,食后、临卧茶清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引《经效济世方》

普济方》卷七十四: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黄芩2两,大黄2两,菊花2两,甘草2两,防风2两,土当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目赤肿,及因麻痘伤寒后,服热药并毒食,致令肿痛,如桃李大,不得开。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煎,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

银海精微》卷上: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川芎1两,木贼1两,香附子1两,夏枯草1两,羌活1两,草乌1钱,防风5钱,甘草5钱,荆芥5钱,白芷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热泪。

用法用量每服3钱,茶下;水煎服亦可。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甘草防风荆芥蝉蜕大黄石决明各等分(煅)。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目痛而身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卧时水1钟调下,茶亦可。

摘录《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川芎细辛白芷白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老人冷泪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菊花丸”。

摘录《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治痘全书》卷十四: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地黄当归柴胡菊花黄连黄芩天门冬天花粉麦冬甘草、芍药。

功能主治羞明怕日。

用法用量上为散服。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四

《诚书》卷七: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5钱,防风5钱,前胡5钱,细辛2钱半,桂心2钱半,甘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塞多涕。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用量原缺。

摘录《诚书》卷七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9g,防风9g,枳壳5g,羌活6g,旋覆花9g,生石膏15g,荆芥6g,甘草6g。

功能主治急性湿疹。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朱氏集验方》卷九: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3两,绿豆壳1两,蜜蒙花1两,旋覆花1两,谷精草1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痘疮入眼。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钱,干柿1枚,粟米泔1盏,煎干尽为度,取干柿食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圣济总录》卷一一○: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3分,羚羊角3分(镑),蔓荆实3分,玄参半两,防风1两半(去叉),芍药1两半,子芩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目渐致倒睫,隐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6分,不去滓,入马牙消末1字,打匀,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直指》卷二十: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蝉蜕1两(去足),木贼1两(童便浸1宿,晒干),白蒺藜3两(炒焦,去刺),羌活3两,白菊花4两,荆芥2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受风毒,眼目昏朦,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一○七: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2两,旋覆花1两,芎?半两,恶实半两(炒),白蒺藜半两(炒去角),石膏(水飞)半两。

制法上药除石膏外,为散。

功能主治风毒攻入系头,目风眼寒及昏涩。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临卧熟水调下,服半月见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济生》卷八: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石膏甘菊花(去梗)、防风(去芦)、旋覆花(去梗)、枳壳(去瓤)、蔓荆子甘草(炙)、川羌活(去芦)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热上攻,头痛不止,口干烦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八

圣济总录》卷一○七: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苍术5两(肥实者,就银石器入皂荚1寸,以河水煮1日,去皂荚,取术,以铜刀刮去黑皮,切,晒干取3两),荆芥穗1两,草决明1两(温水洗),木贼1两,旋覆花1两,甘草(炙)1两,蝉蜕(温水洗)3分,蛇蜕(微炙)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邪牵睛,目偏视,视物不正,目风泪出。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加蜡茶半钱匕,空心、临卧点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圣济总录》卷一○四: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焙),排风子1两(焙),甘草(炮)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毒风上攻,目赤头眩,眼花面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夜卧时温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牛黄(研)半两,犀角(镑屑)3分,铁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黄连(去须)3分,铅霜半两,独活(去芦头)1两,白附子(炮)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胆伏热,精神惊悸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淡竹沥调下;或金银煎汤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圣济总录》卷十五: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地骨皮1两,石膏1两(研),蒺藜子(炒去角)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首风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热汤点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局方》卷七(吴直阁增诸家名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蒺藜3两(炒去尖),蝉蜕3两(去头足翅),羌活(去苗,不见火),木贼草(去根节)3两,菊花(去梗)6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明利头目,洗肝去风。主肝气风毒,眼目赤肿,昏暗羞明,隐涩难开,攀睛瘀肉,或痒或痛,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临卧茶清调下。

注意忌发风、腌藏、炙煿物。

摘录《局方》卷七(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圣济总录》卷一○二: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蜜蒙花半两,甘草半两(生),栀子仁半两,芎?半两,大黄半两,蒺藜子1两(炒去角),防风1两(去叉),当归(切,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眼疾,肝热上攻,羞明畏日,泪出。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临卧麦门冬熟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普济方》卷八十五引《海上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草1两半,川芎1两,苍术1两,甘菊1两,防风3钱,白蒺藜3钱,羌活3钱,木贼3钱,麻黄3钱,黄连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目眩。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临卧酒茶吞下,1日3-4次。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五引《海上方》

御药院方》卷十: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薄荷(去土)3两,甘草(微炒)2两,大黄1两(去粗皮),芒消1两,甘菊花半两(去枝杖并土),缩砂仁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眼目暴赤,生疮赤肿疼痛,目自泪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养老奉亲》: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前胡旋覆花、芍药、玄参苦参防风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老人春时热毒,风攻颈项,头痛面肿及风毒眼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临卧用温酒调下;不饮酒,用米饮调下亦得。

摘录《养老奉亲》

圣济总录》卷一○五: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蒺藜子半两(炒去角),芎?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木香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膈风壅上攻,眼目飞血赤脉。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沸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圣济总录》卷一○二: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半两,牛蒡子半两(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虚,风毒气眼目昏,多泪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魏氏家藏方》卷九: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斤12两(去梗),荆芥穗14两,旋覆花(去梗)14两,甘草4两(炙),决明子11两(炒),木贼11两,苍术11两(米泔浸1宿,去粗皮,炒),枸杞子6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风毒气毒,翳膜遮障,羞明怕日,倒睫多泪,缘眶赤烂,及妇人血风攻疰,暴赤眼肿痛,一切眼疾,小儿肤疮热毒入眼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食后清米泔水或薄荷蜜汤调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张涣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1两,防风1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甘草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塞多涕。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入乳香少许,乳后荆芥汤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张涣方

《千金》卷十三: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细辛2两,附子2两,桂心2两,干姜2两,巴戟2两,人参2两,石南2两,天雄2两,茯苓2两,秦艽2两,防已2两,防风3两,山茱萸3两,白术3两,薯蓣3两,蜀椒5合。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头面游风。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

摘录《千金》卷十三

《本事》卷五: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8两,牛蒡子(炒焦)8两,防风3两,白蒺藜(去刺)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肝肾风毒,热气上冲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临卧熟水调下。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甘菊花气味辛凉,入手太阴;牛蒡子气味苦辛平微寒,入手太阴、手、足阳明;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白蒺藜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厥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此肝肾风毒热气上冲,头目疼痛。欲损目者,以辛凉甘温者各二味,散其毒热,再以甘平之味和之缓之,使上冲之气,渐得和平,则药之能事毕矣。

摘录《本事》卷五

《圣惠》卷三十三: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旋覆花3分,生干地黄半两,羚羊角屑1两,海桐皮半两,秦艽半两(去苗),白附子半两(炮裂),防风3分(去芦头),蔓荆子3分,决明子半两,芎?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坠睛。风毒牵瞳仁向下,眼带紧急,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甘菊花散”。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白附子(炮)3分,防风(去叉)半两,甘草(炙)1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痰气厥,头疼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蜡茶清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圣惠》卷三十二: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前胡1两(去芦头),防风1两(去芦头),羌活1两,生干地黄1两,决明子1两,木通1两(锉),茯神1两,车前子1两,羚羊角屑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地骨皮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赤眼,积年不愈,肿涩疼痛,心神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食后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四十七: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茯苓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防风半两(去芦头),羌活半两,地骨皮半两,羚羊角屑半两,蔓荆子半两,川升麻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焦壅滞,头面风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三十二: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羌活1两,蔓荆子1两,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芎?1两,枳壳1两半(麸炒黄,去瓤),石膏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眼风毒攻眉骨及目睛,疼痛如欲破,碜涩泪出,目不能开。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三十二: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防风1两(去芦头),决明子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车前子1两,川升麻1两,玄参1两,地骨皮1两,柴胡1两(去苗),麦门冬1两(去心),生干地黄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羚羊角屑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心壅热,眼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忌炙煿、油腻、热面、生果。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八十九: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分,牯牛胆1枚(阴干),寒水石1分,雌鸡肝1枚(阴干)。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退翳。主小儿青盲及雀目。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取猪肝血,不至3-5服验。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圣惠》卷十五: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麻黄1两(去根节),葛根1两(锉),黄芩1两,羚羊角屑3两,玄参3分,栀子仁3分,赤芍药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头痛至甚,及百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别名荆防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防风1两(去叉),木通1两(锉),木贼1两(锉),仙灵脾1两(锉),荆芥1两(去梗),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眼目肤翳侵及瞳仁,如蝇翅状。

用法用量荆防菊花散(《准绳·类方》卷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猜你喜欢

  • 加味四斤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加味四斤丸药方名称加味四斤丸处方苁蓉(酒浸)牛膝(酒浸)天麻木瓜干鹿茸(燎去毛,切,酥炙)熟地黄菟丝子(酒浸通软,别研细)五味子(酒浸)各等分(一法不用五味子,有杜仲)制法上

  • 香曲散

    药方名称香曲散处方大麦生曲制法上熬曲令微香,研末。功能主治治饮食过饱,心烦脘闷,但欲卧而腹胀者。用法用量每次服2克。如无曲,用大麦芽亦得。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二

  • 加味胡麻散

    药方名称加味胡麻散处方胡麻1两2钱,苦参8钱,荆芥穗8钱,何首乌(不见铁)8钱,威灵仙6钱,防风6钱,石菖蒲6钱,牛蒡子(炒)6钱,甘菊花6钱,蔓荆子6钱,白蒺藜6钱,甘草(炒)6钱。制法上为末。功能

  • 化食养脾汤

    药方名称化食养脾汤处方人参1钱,白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神曲(炒)1钱,麦芽(炒)1钱,山楂1钱,砂仁8分,甘草3分,白术1钱半。功能主治伤食。用法用量水3钟,加生姜3片,煎8分,食远服。胸膈

  • 暖宫定痛汤

    药方名称暖宫定痛汤处方橘核9克,荔枝核9克 小茴香9克葫芦巴9克延胡索9克五灵脂9克川楝子9克 制香附9克乌药9克功能主治暖宫散寒,行气活血,化瘀定痛。治慢性盆腔炎或不孕,属于下焦寒温汽血凝结者。症见

  • 枸杞菖蒲酒

    药方名称枸杞菖蒲酒处方枸杞根100斤,菖蒲5斤。制法上细锉,以水4石,煮取1石6斗,去滓,酿2斛米酒熟。功能主治缓急风,四肢不随,行步不正,口急及四体不得屈伸。用法用量稍稍饮之。摘录《千金》卷七

  • 甘草茵陈汤

    药方名称甘草茵陈汤处方茵陈3钱,栀子3钱,大黄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阳黄属谷疸,腹满尿涩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热服。摘录《医学摘粹》

  • 参耆内托散

    《小儿痘疹》:参耆内托散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处方人参、黄耆(炒)、当归、川芎、厚朴(姜制)、防风、桔梗(炒)、白芷、官桂、紫草、木香、甘草。功能主治气血不足,痘疮倒靥,或痛疡久不溃脓者。用法用量加糯米1

  • 活瘀理气汤

    药方名称活瘀理气汤处方桃仁3枚(捣碎),三棱1钱半,莪术1钱半。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滞理气。主小儿由于啼哭暴怒或跌打损伤而致气滞血瘀,阻碍气机而喘,面色灰暗,口唇发绀,胸部郁闷不畅,呼吸困难,气短胸痛

  • 枳实连槟丸

    药方名称枳实连槟丸处方枳实30克黄连30克槟榔30克黄芩30克木香30克黄柏30克当归60克阿胶60克(粉炒)制法上药研末,蜜丸。功能主治治妇人腹怀鬼胎,脉涩数者。用法用量每次9克,蟹爪汤下。摘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