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范汪

范汪

【介绍】:

晋代医家。字玄平,又称范东阳,颖阳(今河南许昌)人。善医术,常以拯恤为事。凡有疾者,不限贵贱,皆为治疗,每多治愈。撰有《范东阳方》(又称《范汪方》或《范东阳杂药方》)一百七十卷。广泛收集民间行之有效的单验方。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医书中。

猜你喜欢

  • 落胎

    见《郑氏女科家传秘方》。即打胎。

  • 十四法

    指十四种针刺的基本手法。见金·窦杰《针经指南》。即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等十四种。后世医家继承了窦氏的学说,并各有体会和发挥。如明·徐凤《针灸大全·金针赋》:“爪而切之

  • 张立德子

    【介绍】:宋代医家。四川人。眉山颖臣患病多饮多尿,服消渴药一年余病反加深,自以为必死。他诊断为酒食过度,用麝香以酒濡之为丸,枳枸子为汤饮之而愈。

  • 紫中赤肿干焦舌

    舌边紫,中心赤肿干焦。是阳明里热炽盛,或下后即食酒肉,邪热复聚,治宜攻下泄热(见《伤寒舌鉴》)。

  • 房劳蓄血

    证名。指饱后行房,竭力伤肝所致的蓄血。《张氏医通·诸血门》:“醉饱入房,竭力伤肝,蓄血在胃口者,韭汁、童便下越鞠丸。不应,合平胃散去苍术,加桃仁、丹皮相和服。虚人理中越鞠相和,服。在少腹,代抵当丸,加

  • 真元虚损疬

    病名。《疬科全书》:“环颈破烂,臭秽不堪,久不收口。此乃根本虚极,气血两亏之症,名真元虚损疬。”宜内服加减补天大造丸,外用羊屎散敷搽患处。

  • 咽喉脉证通论

    书名。1卷。清代喉科专著。撰人未详,清·许梿校订。刊于1825年。本书总论咽喉诸证的诊治、用药及丸散验方,并记述了锁喉、重舌、气痛、乳蛾等18种咽喉病证的诊治。作者认为喉症多属火毒上升,立法以降气泻火

  • 脂膜

    指胸、腹腔内网络于脏腑器官之外的富含油脂的网膜,如大网膜、肠系膜之类,虞搏等认为是三焦的一部分实体,《医学正传》卷一:“三焦者,指腔子而言,……其体有脂膜在腔子之内,包罗乎五脏六腑之外也。”

  • 夏月破腹

    病证名。《医说》引《医余》:“夏月破腹:一曰伤暑;二曰伤冷物、食瓜果、饮水之类;三曰夏季心火旺,心经热则小水不利,行大肠,谓之水谷不分。伤暑而泄者,心躁头痛作渴,宜服香薷饮……伤冷物而泻者,腹痛水泄,

  • 消痰软坚

    消痰法之一。治疗因浊痰结聚或瘰疬等病证的方法。如消瘰丸。《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