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又叫齿豁,即牙缝疏豁。症见牙齿疎且排列不齐。详齿豁条。
指颅顶部。《素问·气交变大论》:“头脑户痛,延及囟顶发热。”
见《生草药手册》。即樟树皮,详该条。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载:“眉本二穴。”王冰注:“攒竹穴也。”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多生口角、腮、颧、眼胞等处,初起黄泡,光亮明润,四畔红色缠绕,麻痒感间作,重则恶心呕吐,肢体木痛、寒热交作,烦渴干哕,此属脾经毒火而发。治疗同疔疮。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为立秋。”我国习惯作为秋季开始的季节。
指色泽浮浅明润。与沉浊(暗晦)相对。面色浮泽,病属腑属表。《灵枢·五色》:“浮泽为外。”
见《陕西中草药》。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114~1196【介绍】:金代医生。字日新。蔚州灵仙(今河北蔚县)人。世宗完颜雍时参知政事。喜杂学,尤好论医,从刘完素学说,治疗善用凉药。
见《本事方》。为砒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