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出《玄女经》。亦名臭鼠。即阴蒂。
《幼幼新书》引杜光庭《指迷赋》儿生“百日名奶腥”。另有“四岁曰奶腥”,参见小方脉科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出《素问·皮部论》。阳明经之阳络。名害蜚,详该条。
即语声重浊。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犁头草,详该条。
在侧胸部,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分的统称。《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背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小儿大病瘥后因劳倦而复发,见《婴童百问》。如劳复而寒热往来,胸胁满痛,呕吐烦渴者,宜小柴胡汤和解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