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臀痈

猜你喜欢

  • 热挛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 本池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廉泉,见该条。

  • 东丹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铅丹,详该条。

  • 脉诀阐微

    见辨证录条。

  • 拯阳理劳汤

    《医宗必读》卷六方。原名新定拯阳理劳汤,又名拯阳汤,救阳理痨汤。黄芪(酒炒)、人参各二钱,肉桂(去皮)七分,当归(酒炒)一钱五分,陈皮(去白)、白术(土炒)各一钱,甘草(酒炒)五分,五味子四分。加生姜

  • 濡脉

    脉象之一。脉象浮小而无力,轻按可得,重按反不明显。《脉经》:“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脉诀汇辨》:“濡者,即软之象也。必在浮候见其细软,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多见于亡血伤阴或湿邪留滞

  • 阳明里证

    即阳明腑证。详该条。

  • 天桥草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 巨针疗法

    用巨针刺激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以左手持针身下部,右手持针柄或针身中段,快速刺入,待有较强感应时,即可出针,亦可据情留针10~15分钟。因本法所用针具粗大,刺激较强,应对患者作好说服解释工

  • 蟋蟀草

    见《嘉兴府志》。为牛筋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