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惊胎者,见怀妊月将满,或将产,其胎神识已具,外有劳伤损动,而胎在内损动也。”
出《丹溪心法》。即乳积。详该条。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齿虫,是虫食于齿。”即牙虫。详该条。
即金蟾散第一方,见金蟾散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黄鳅痈。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外科大成》。位于足大趾之尖端。主治便毒,穿踝疽等。艾炷灸3壮。
【介绍】:见郎简条。
见《云南中草药》。即滚山虫,详该条。
《瑞竹堂经验方》方。杏仁(去皮尖)、胡桃肉各等分。研为膏,入炼蜜少许为丸,弹子大,每服一至二丸,食后睡前细嚼,姜汤送下。治老年肺喘,咳嗽不已,睡卧不宁。
《证治准绳·类方》第一册方。又名清凉散。熟大黄、炙甘草、当归(酒洗)、芍药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加薄荷叶十片,水煎服。治夜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