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脱臼

脱臼

病名。即关节面失去了正常连接。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又名脱位出臼骨出脱髎脱骱骱失。多因跌打、坠撞所致。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习惯性、病理性及先天性脱臼四种。以外伤性为多见。按脱出程度可分为全脱、半脱;按脱出方向又分为前、后、上、下及中心脱臼等。每当脱后患部有肿胀、疼痛,明显畸形,弹性固定及功能障碍。治宜手法复位,必要时还可在麻醉下切开复位,适当固定及功能锻炼。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七厘散,外敷乌头膏或栀乳散;中、后期宜和营止痛、舒筋活络,内服壮筋养血汤小活络丸,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浸洗。并结合功能锻炼。习惯性脱臼宜内服补肝肾、壮筋骨之剂;病理性脱臼除手法或手术矫正;若合并有骨折者,应同时给予整复固定。

猜你喜欢

  • 沉痔

    古病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微涩为不月,沉痔。”即痔下垂。参见内痔条。

  • 章成之

    【生卒】:1903~1959【介绍】:现代医家。字次公。江苏镇江人。曾在上海创办中国医学院校,为培养医药人材做出贡献。解放后,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所著有《药物学》、《中西医学名词对

  • 夹持押手法

    押手法之一。是以右手持针柄,左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部,露出针尖少许,协同右手用力将针刺入穴位的押手方法。适于长针进针。

  • 皲裂疮

    病名。即皮肤裂口。出《外科启玄》卷九。因肌热骤被寒冷风燥所逼,致血脉阻滞,肤失濡养而成;并与经常磨擦、压力、浸渍等有关。多发于手掌,手指尖或足跟、足底两侧等处。患处皮肤枯燥,增厚发硬,并有长短深浅不一

  • 雌雄人

    ①指女子阴蒂过大。杨志一《生育问题》:“女子阴核过大,性欲一至亦能自举,状如阴中有角,故以角症名之,又名半阴阳,俗称雌雄人。”详见角条。②泛指两性畸形者。

  • 中焦主化

    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消化腐熟水谷,吸收精华,化生营血,故称。《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主腐熟水谷。”

  • 紧提慢按

    针刺手法名。出金·窦汉卿《金针赋》。紧,作急解;按,指下按(插)。紧提慢按,就是急提缓插的意思。紧提刺激较重;慢按刺激较轻,故亦称重提轻插。

  • 敦阜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土运太过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太过何谓?……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白敦阜。”谓敦厚阜高之意。

  • 项脊强

    项背强的别称。指后项背脊肌肉经脉牵强。《医学心悟·项脊强》:“项脊者,太阳经所过之地,太阳病,则项脊强也。”详项背强条。

  • 冬苋菜

    见《重庆草药》。为冬葵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