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万寿菊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吴世昌条。
出《海上集验方》。即胡桃仁,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
即十五络脉,见该条。
见痈疽神秘灸经条。
外感表证传里所表现的热性病变。风、寒、燥、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在初期阶段,多有恶寒、苔薄白等表寒症状;如病邪传入气分以后,则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唇干、心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症,显示病邪化
书名。22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遂推阐“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颇有见地;但在论治方面多从温燥立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见《中药志》。为锁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