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两腮及鼻下焮肿生疮,其症似疔而形如无头疽者,故名。多因饮食不节而发病。初起焮肿,疼痛彻骨难忍,如钉着骨,口噤如痉,易发生邪毒攻心,出现呕吐不食,烦躁谵语,甚至昏迷等证。不可妄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地龙之处方名,详该条。
综合性医书。4卷。清·程梁撰于1873年。书名“引经”,是指书中引据《内经》论证医理。卷1~2论述内科诸病,辨析医理,结合作者学术经验,有一定的发挥;卷3~4为作者的内科及妇科医案;末附《内经》原文辨
病证名。即小儿因胃中虚冷而致的呕吐。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寒吐食不化,不恶食。”小儿脾胃嫩弱,寒气易伤,或母体受寒而吮其乳,以致吐时少而吐出物多,吐出物为青涎夹奶,四肢不温。治宜温中化食。用香砂六
五行学说术语。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如肝气过亢,肺金又不能对肝木加以正常克制时,太过的木便去乘士,使土更虚而发生肝气犯胃之类的病。《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环跳。见该条。②解剖学名词。
八会之一。《难经·四十五难》:“骨会大杼。”大杼属膀胱经,膀胱与胃相表里,肾主骨;且该穴位于第一胸椎两旁,是肩部负重着力之处,而支撑重量则有赖于骨,故曰骨会。凡骨病皆可酌情取用。
经外奇穴名。《太平圣惠方》:“张文仲传神仙灸法,疗腰重痛,不可转侧,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急不可屈伸,灸曲踿两文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针灸集成》列作奇穴,名膝旁。位于腘窝横纹之两端,每肢二穴,左右
见《灵枢·肠胃》。消化道的一部分。有小肠、大肠之分。参见各该条。
参见王室养生保健全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