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逐寒开窍。详该条。
出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八角枫之须根,详八角枫条。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出《履岩本草》。即酢浆草,详该条。
见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调经专辑》。即居经。详该条。
正骨手法。适用于胸肋骨个别骨折及错位的整复。患者仰卧,背部垫高,令患者用力咳嗽或深呼吸,同时令助手下压腹部,医者下压突出的骨端,借“鼓气”的力将陷内的骨端或错位骨端鼓出,借以达到整复的目的。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尿血。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牡荆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风邪、湿痰所致的头痛。《赤水玄珠·头痛门》:“风湿头痛亦作痰患。”症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腹胀,恶心纳呆,口干少饮,苔腻,脉濡或浮缓。治宜祛风化湿,可用玉壶丸、加减神术散、羌活胜湿汤等方
病证名。《证治汇补·恶寒章》:“伤食恶寒,由饮食过度,宿食内停,或食冷物所致。脉必沉滑,恶心头痛,饱闷咽酸。宜从消导,食化而寒自己。”参见恶寒、伤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