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弱症
病名。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病名。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病名。出《枕藏外科钞》。即涌泉疽,见该条。
即玉门。出《脉经》。指已婚妇女而未经产的阴道外口。参见玉门条。
出《本草图经》。为紫贝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载:“眉本二穴。”王冰注:“攒竹穴也。”
【介绍】:宋代外科医生。幼时学举业,后学医,善于应用灸法治疗痈疽,撰《治背疽方》一卷,已佚。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指眼。五脏六腑的精气汇集于眼,故名。《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参见目条。
见《救荒本草》。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异授眼科》。即目眶岁久赤烂。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掖门,《医心方》作液门。即大巨。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