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背腧

猜你喜欢

  • 紫背天葵子

    出《医宗汇编》。即天葵子,详该条。

  • 耳毛

    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 五行草

    出《本草图经》。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

  • 童痨

    病证名。吴道源《女科切要》:“室女经水既通,而至期复又不来者,面黄肌瘦,内热,是童痨。”参见室女经闭条。

  • 正骨紫金丸

    即正骨紫金丹,见该条。

  • 阳明衄

    病证名。即鼻衄。《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衄发从……后秋至冬为阳明衄。”参见鼻衄条。

  • 承灵

    经穴名。代号GB1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头顶部,当瞳孔直上入发际4.5寸处;或于头临泣后4寸取穴。另说在入发际三寸五分(《备急千金翼》);入发际五寸(《针灸大成》)

  • 金龟莲

    见《修订增补天宝本草》。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 临产五要

    见清·员从云《产科一得》。指临产时的五种注意事项。即一要审时,二要饮食,三要戒喧,四要设法助其力量,五要安顿胞衣。

  • 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