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肠垢

肠垢

证名。指大便时排出的腐浊垢腻物质。多因湿热邪毒郁滞肠道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肠垢者,肠间津汁垢腻也。”便肠垢,可见于热痢协热利等。《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其冷热蕴结肠胃间,滑泄垢腻者,名肠垢,即为热痢,宜芩连芍药汤。”《伤寒捷诀·肠垢鹜溏》:“凡伤寒自利,有因三阳阴经下利者,为协热利。协热利者,曰肠垢,脐下必热,宜黄芩汤葛根汤主之。”参见便肠垢、热痢、协热利等条。

猜你喜欢

  • 裘庆元

    【生卒】:1873~1948【介绍】:民国时期医家。字吉生,浙江绍兴人。热心中医事业,创办《三三医报》、三三医院。曾积极参加反对消灭中医斗争。编有《三三医学丛书》,主要收集近代有关中医的论述和著作,对

  • 积结泻

    病名。指饮食停滞肠胃所致的泄泻。《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积结泻,腹中绞痛,平胃散加消积药。……食积内结,发热,泄溏,消导药中加香连、干葛;不应,加大黄。”参见积滞泄泻,食积泄泻条。

  • 常用中草药手册

    书名。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本书选录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中草药400种,按其主要的医疗作用分17类。对每种草药均附以简要介绍和插图,末附常见疾病的防治及索引。196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楼台草

    见《滇南本草》。为錾菜之别名,详该条。

  • 血虚发热

    病证名。①见《内外伤辨惑论》。亦称血虚热。指血虚而致的一种虚热。多由吐衄便血或产后崩漏等失血所致,亦可因饮食劳倦等内伤脾胃,逐渐发展而成。症见肌热面红,燥渴,甚则烦躁,睡卧不安,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等

  • 本草经解要

    药物学著作。一名《本草经解》。4卷。原题清·叶桂撰。据曹禾《医学读书志》卷下陈念祖条谓本书为“姚球撰”,后为书商易以叶桂之名。1724年(雍正2年)刊行。本书选录《神农本草经》的药物117种,其他古书

  • 厉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即厉痈。见该条。

  • 肠风

    病名。《素问·风论》:“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系指一种以便血为主症的疾病。后世用其名而含义不一。①指大肠久积风冷所致的便血。《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大肠中久积风冷,中焦有虚热,……风冷热毒,搏于

  • 蓝蝴蝶

    见《广州植物志》。为鸢尾之别名,详该条。

  • 十绝

    虚劳证十种危重证候。气短,目视亭亭无精光,心绝。鼻虚张,气短,肺绝。面青,眼视人不直,数出泪,肝绝。面黑睛黄,素汗流,肾绝。泄涎唾,时时妄语,脾绝。爪青,恶骂不休,胆绝。背脊痠痛,腰重,反复难,骨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