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即小儿惊。出《诸病源候论》。详小儿惊条。
见《产宝百问》。即月经。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三。即井疽。见该条。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介绍】:见靳起蛟条。
病名。即生于肩井穴处的肿块。出《外科启玄》卷九。多因肩部负重或枕卧冷处,血脉不畅,气血凝聚所致。症为肩部生局限性肿块,亦可破溃流脓血。早期宜用灸法令其消散,或用粉霜点之。
①阳明为二阳,厥阴为一阴。《素问·阴阳类论》:“二阳一阴,阳明主病。”王冰注:“一阴厥阴,肝木也。二阳阳明胃土气也,木土相薄,故阳明主病也。”②刺寒厥的一种方法。《灵枢·终始》:“刺寒厥者,二阳一阴。
解剖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眼弦。详该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三贝母条下。即人面疮,见该条。
寒证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等证。参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