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羚羊角饮子

羚羊角饮子

审视瑶函》卷三:羚羊角饮子

药方名称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锉末)犀角(锉末)防风桔梗茺蔚子玄参知母大黄(炮)草决明甘草(减半)黄芩(炒)车前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眼目外障,红赤肿胀,流泪,眵多粘稠,沙涩不适,头痛,珠痛胀急者。

用法用量用水4C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羚羊角饮子

药方名称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2两,人参1两,茯苓1两,大黄1两,天门冬1两,黑参1两,黄芩1两,车前子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眼目疼痛外障。初患之时,忽然发动,疼痛如锥刺,睑皮亦如火炙。

用法用量以水1盏,散1钱,煎至5分,去浑,食后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医略六书》卷三十:羚羊角饮子

药方名称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1钱半,青防风1钱半,甜桔梗8分,西羌活1钱半,肉桂1钱半(去皮),软柴胡8分,制大黄3钱。

功能主治产后刚痉,脉紧数大者。

用法用量上水煎,去滓,入地黄酒1杯,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风中于经,热蓄于腑,而筋燥挛急,故口噤头摇,用弓反张,身热无汗,谓之刚痉。羚羊清风热之内炽,防风疏风邪之外淫,羌活疏百节之风,柴胡疏腠理之风,桔梗清咽膈以发声,桂心温营血以发汗,制大黄下阳明之结热以除痉也。水煎入地黄酒一杯,使风邪外解,则结热自化而营阴暗复,筋脉柔和,何口噤、头摇、龟弓反张之不退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秘治眼科龙木论》卷六:羚羊角饮子

药方名称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1两5钱,黄耆2两,茺蔚子2两,黄芩1两,天门冬1两,黑参1两,知母1两,桔梗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眼赤膜下垂外障。

用法用量以水1盏,散1钱,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秘治眼科龙木论》卷六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三:羚羊角饮子

药方名称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1两,五味子1两,细辛1两,大黄1两,知母1两,芒消1两,防风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实热急疳,黑翳如珠外障。

用法用量以水1盏,散1钱,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三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羚羊角饮子

药方名称羚羊角饮子

别名黑风羚羊饮

处方羚羊角1两,羌活1两,黑参1两,细辛1两,桔梗1两,黄芩1两,柴胡1两,车前子1两半,茺蔚子1两半,防风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黑风内障。

用法用量黑风羚羊饮(《金鉴》卷七十七)。本方用法,原作丸剂,与方名不符,据《金鉴》改。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圣惠》卷七十九:羚羊角饮子

药方名称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屑1分,竹叶3-7片,小麦半合,麦门冬半两(去心),大枣5枚,生姜1分,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锉细和匀,分为二服。

功能主治产后心胸烦渴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浑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博济》卷三:羚羊角饮子

药方名称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2两(1对,镑取细末),车前子2两,决明子2两,防风2两,川升麻2两,绵黄耆2两,川大黄2两,黄芩2两,芒消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斑疮后,翳膜忽生;风毒眼目暴赤等。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2盏,煎至1盏半。凡欲服药时,先将药末以水浸1宿,次日以此水并药同煎熟,倾入瓷瓶内,用油单纸封系,悬在井中1宿,至次日取出,微暖动,临卧时徐徐呷下。不得睡枕头,至明见效。如势不可缓,急要服者,空心、日午各1服。

摘录《博济》卷三

猜你喜欢

  • 瘰疬膏

    《疡医大全》卷十八:瘰疬膏药方名称瘰疬膏处方金线重楼4两,金线吊虾蟆4两,蓖麻仁4两,商陆4两,天南星2两,半夏2两,露蜂房2两,防风2两,蛇蜕2两,大黄1两,土木鳖1两,穿山甲1两,番木鳖1两,射干

  • 炊帚散

    药方名称炊帚散处方故炊帚半两,甑带半两,履底半两,蛇蜕皮半两。制法上以月蚀夜,伺候正蚀时,都烧之成灰,研令细。功能主治疬疡风,面及项忽生白驳,状如白癣。用法用量每服,不拘时候,以温酒调服2钱,仍以醋调

  • 治痢散

    药方名称治痢散处方葛根苦参(炒)陈皮陈松萝茶各500克赤芍(酒炒)麦芽(炒)山楂(炒)各36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赤痢或白痢初起。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煎,连药末服下。小儿减半。加川连129

  • 薯蓣丸

    药方名称薯蓣丸别名大山蓣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处方薯蓣90克当归桂枝曲 干地黄豆黄卷各30克甘草84克人参21克 芎藭 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18克柴胡桔梗茯苓各15克阿胶21克干姜9克白蔹6

  • 护心七厘散

    药方名称护心七厘散处方接骨虫(不拘多少,放入坛内,又放酒酱在内,候虫自吃饱,取出晒干为末)、闹羊花子(不拘多少,烧酒拌透,晒干为度,研末)、黄耆、当归、枣仁、桔梗、甘草、人参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

  • 冰豆膏

    药方名称冰豆膏处方巴豆1粒(去净油),冰片3厘。制法用饭粘以手捏烂为丸。雄黄少许为衣。功能主治乳痈。用法用量将丸捏扁贴眉心处,用清凉膏如钱大盖之,夏贴3个时辰,春、秋冬贴1日,去之。摘录《仙拈集》卷三

  • 楝实洗方

    药方名称楝实洗方处方楝实半升(无实用根皮代),楝叶及嫩枝(锉)1升,凌霄叶及藤(锉)1升,丹参3两(细锉),枳壳(去瓤)3两(细锉),蛇床子3两(细锉),地榆3两(细锉),皂荚3两(细锉),苦参3两(

  • 倍姜半夏丸

    药方名称倍姜半夏丸处方干姜2两(泡,洗),白矾(枯)1两,半夏(汤泡7次)1两,天南星(汤泡7次)1两,橘红1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饮。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

  • 参附天麻丸

    药方名称参附天麻丸处方人参、附子、天麻、远志、菖蒲、郁金、生赭石、沉香。功能主治阴痫。因慢惊后,体虚邪留,痰入心胞,四肢逆冷,吐舌摇头。摘录《顾氏医径》卷五

  • 茱萸内消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茱萸内消圆药方名称茱萸内消圆处方吴茱萸(汤洗七次.焙)、陈皮(去白)、川楝(蒸.去皮.核)、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马蔺花(醋炙)、青皮(去白)、山药(焙)、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