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缠腰火丹

缠腰火丹

病名。生于腰肋间的疱疹性皮肤病。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蛇串疮火带疮蛇缠疮蛇丹蛇缠虎带。多由心肝二经风火,或脾肺二经湿热所致。起病突然、症见患部皮肤发红烧灼刺痛,红疹集簇,继而出现水疱,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疱液初呈透明,后转浑浊;或间有出血或坏死,累累如串珠,排列成束带状。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老年患者有时疼痛可持续1~2月,甚至更长时间。或伴有轻度发热、疲乏、纳差等全身症状。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初起皮肤红赤,烧灼痒痛内服龙胆泻肝汤;若出现水疱,糜烂流水,疼痛更著,内服除湿胃苓汤。外用柏叶散敷之;或用雄黄散韭菜汁外搽。亦可用针灸耳针疗法。相当胸、腰部的带状疱疹。

猜你喜欢

  • 痰积脘痛

    证名。指痰阻气滞所致的胃脘痛。《类证治裁·胃脘痛》:“痰积脘痛必呕恶。”《张氏医通》卷五:“痰积作痛,脉滑而实,恶心烦满,时吐酸水。此因气滞碍其道路,不得运行而作痛。清中汤加香附、苍术、南星、滑石、木

  • 黄帝逸典

    书名。又名《轩辕逸典》。清代著作,不著撰人。本书专论痘疹,托名唐·蓝采和注释。内容分为原痘、格三(指治痘的三个阶段),脏腑、传经、发热、报痘、点论、胀论等8篇。主要论述痘疹病理,未载医方。据“蓝采和序

  • 耳门骨伤

    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玉梁骨伤,详该条。

  • 年允恭

    【介绍】:见年希尧条。

  • 金簿

    出《药性论》。即金箔,详该条。

  • 胃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胃黄者,吐逆下利,心腹气胀,或时烦闷,不能饮食,四肢无力,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难治。”治用点烙法及服人参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 山雁皮

    见《广州常见经济植物》。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该条。

  • 十六字气诀

    气功功法。又名李真人一十六字妙诀。《遵生八笺》:“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这是一种简便的气功功法。开始,先自嗽3~5次,用舌搅上下腭,后以舌抵上腭,待满口生津后,连津咽下,使其有声。

  • 医博士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掌管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的教授和考核,官阶正八品上。参见太医署条。

  • 外感寒邪泻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四。指感受寒邪所致的泄泻。如寒邪直中三阴经者,症见恶寒身痛,不发热,口不渴,小便清白,腹中疼痛,泄下水谷,脉多沉迟,宜用理中汤、真武汤等方。若肠胃有热而寒邪外束,则泻而恶寒、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