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闭浮肿

经闭浮肿

病证名。亦名经水久不行发肿月水久不行发肿。指经闭之后而发生肢体肿胀者。《叶氏女科证治》:“经闭不行,致有败血停积五脏,流入四肢浮肿者,不可误认水气,宜调其经,经调则肿消矣,然服煎药,必须服十余剂,庶无愆期之患至,服丸散更宜久服,可免复肿之忧,宜服调经汤(当归、生地、益母草川芎白芍香附茯苓丹皮甘草生姜大枣),金匮丸(四制香附、没药、当归、茯苓、白薇白术阿胶、白芍、人参砂仁、生地、续断山药)。”

猜你喜欢

  • 皮肤针疗法

    又称皮刺疗法、小儿针疗法。是指用皮肤针刺激机体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多针、浅刺及刺激面广的特点。因所用的针具不同,又分别有“七星针疗法”、“梅花针疗法”、“滚刺疗法”等名称。临床操作时,选定适宜针

  • 逐日经来

    病证名。《竹林寺妇科秘方考》:“逐日经来有几点便住,或五日或十日,又来几点,一月之间常来三、四次,面色青黄,先用胶艾汤(川芎、艾叶、熟地、红枣、阿胶珠),后用紫金丸(三棱、莪术、良姜、乌药、枳壳、槟榔

  • 肾阳虚

    因素体阳虚或久病不愈,亏损过度,老年体弱所致。症见形寒肢冷,精神不振,气短而喘,腰膝痠软,阳萎,滑精,夜多小便,舌淡胖,苔白厚,脉沉迟,两尺脉弱。治宜补肾阳。

  • 气虚劳复

    病证名。《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气虚劳复者,温热瘥后,余邪未尽,止因正气大虚,因劳复热,微兼恶寒,四肢倦怠,无气以动,脉虚右大,舌润无胎,胸膈宽畅者,此真气虚劳复也。宜补中益气汤甘温补之,惟

  • 凤眼前仁

    见《中药材手册》。为车前子之别名,详该条。

  • 元寸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 夜半

    指子时。《灵枢·营卫生会》:“夜半而阴陇为重阴。”参十二时条。

  • 王鞠坪

    【介绍】:见王德森条。

  • 洪涛

    【介绍】:明代医生。江西弋阳人。年轻时业儒。后改学医。曾任太医院副使。随军征交趾,军中疾疫流行,他用苍术、黄柏煮汤治疗获效。继任荣藩良医正,据云曾做补唇术成功。

  • 龟龄集丹

    即鹤龄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