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离根香

离根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离根香

药材名称离根香

别名利根香、肉桂草、美柱草、美花草

来源草海桐科离根香属植物离根香Calogyne pilosa R. Brow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解毒。用于跌打损伤,蛇咬伤。

用法用量鲜品1两,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离根香

药材名称离根香

拼音Lí Gēn Xiānɡ

别名肉桂草、美柱草、美花草、利根香、山苘蒿、根风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草海桐科植物离根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ogyne pilosa R.Br.[C.chinensis Benth.]

采收和储藏:性状鉴别,全草皱缩成团,疏被柔毛。茎数条丛生,黄绿色或稍带紫色。叶互生,多皱缩,完整叶展平后呈条状披针表或倒卵形,长1-3.5cm,宽0.3-1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而下延成短柄,边缘具疏浅齿,主脉明显。花单生叶腋淡黄色。蒴果2瓣裂,气香,味微辛。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近方形细胞,外壁微角质化。下皮为1-2列类圆形细胞,排列疏松,最内1列为长圆形。中柱维管束周木型。中央有髓部。

原形态离根香,一年生草本,高不及20cm。 茎直立或披散,疏生短毛。叶互生;有短柄或几无柄;叶片线形或狭披针形,长1-2.5cm,宽1-3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稀疏波状齿,疏被短糙毛,侧脉不显,茎上部叶近基部两侧各有1个耳片。花单生于叶腋,黄色;花萼与子房合生,裂片5,披我形,比萼筒长约2倍;花冠长约1cm,外面具毛,简短,花冠一侧分裂达基部;雄蕊5,分离,花丝长不及2mm,花药有短尖;子房下位,2室,花柱3裂,分枝先端有碗状突起,每室有胚珠数颗。蒴果2产裂,每室有多数种子。夏、秋季开花结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

性味味辛;性温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活血;解蛇毒。主风寒痹痛;胃痛;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肉

    药材名称虎肉拼音Hǔ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肉。性味甘酸,温。①《千金·食治》:"味酸,温,无毒。"②《本草衍义》:"微咸。"

  • 八角金盘

    药材名称八角金盘拼音Bā Jiǎo Jīn Pán英文名Japanese Fatsia别名手树、金刚纂出处始载于《台湾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八角金盘的叶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

  • 新疆芍药

    药材名称新疆芍药拼音Xīn Jiānɡ Sháo Yào英文名Xinjiang Peony Root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新疆芍药paeonia sinjiangensis K.Y.Pa

  • 扛板归根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根药材名称扛板归根拼音Kánɡ Bǎn Gu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根。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靛甙,并含少量大黄索和大黄酚根皮含鞣质33%。功能主

  • 石链子

    药材名称石链子拼音Shí Liàn Zi英文名all-grass of Creeping Bulbophyllum别名麦斛、牛虱子、小绿芨、果上叶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伏

  • 树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葱药材名称树葱拼音Shù Cōnɡ别名石葱、蜈蚣草、毛兰来源兰科毛兰属植物树葱Eria pannea Lind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研末。性味苦,

  • 牛抄藤

    《中药大辞典》:牛抄藤药材名称牛抄藤拼音Niú Chāo Ténɡ别名长叶海金沙(《广州植物志》),驳筋藤,介指藤,缠藤(《广西药植名录》),柳叶海金沙(《云南中草药选》)。出处《

  • 西瓜子壳

    《中药大辞典》:西瓜子壳药材名称西瓜子壳拼音Xī Guā Zǐ Ké出处《本草撮要》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条。功能主治《本草撮要》:&quo

  • 大花柳叶菜

    药材名称大花柳叶菜拼音Dà Huā Liǔ Yè Cài别名胆黄草、紫药参、通经草、对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大花柳叶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bium wallichianum

  • 珊瑚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珊瑚藻药材名称珊瑚藻来源藻类红藻门珊瑚菜Corallina officinalis L.,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珊瑚藻药材名称珊瑚藻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