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涌泉疽。见该条。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小儿骨热,肌肉消瘦。为病后余热化火熏灼肌体,消灼骨髓所致。治详骨热、骨蒸热条。
【介绍】:见费启泰条。
①人体部位名。在下唇中央部下方凹陷处。盖口中有水浆外溢多流经此处,故名。②经穴名。代号RN2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池、悬浆、垂浆。属任脉。手、足阳明,督脉,任脉之会。位于面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布
仲景十二脉之一。脉象软弱。《诊家正眼》:“曰卑者,营气弱也,阴脉衰也。”
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治法。同补法。详该条。
见下廉条。
见《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二。指月经。详该条。
《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分类法。没有毒性,可以多服久服不会损害人体的列为上品;没有毒或毒性不大而可治病补虚的,列为中品;有毒或性较峻烈而不能长期服用,足以祛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的列为下品。这在当时有一定可
内经十二脉之一。同实脉。《诊家正眼》:“曰坚者,实之别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