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痫证

痫证

病名。是一种发作时常有意识障碍,肌肉痉挛,感觉和行动异常的病证。多因小儿形气未充,神志未定,如被惊恐,或风邪外感,或痰热、食积所伤而引起;亦有由于妊母受惊,得之于先天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痫者小儿病也,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抽搐牵引面目,口吐白沫,喉头痰鸣,惊掣啼叫,发作后在短时间内,苏醒如常。有一日一发,或数十日,数月发作一次者,本病按其病因病理及症状分型的不同,分五癎、阴阳二癎、风惊食三癎、暴癎、肠癎、胎癎、饮癎、痰癎、寒癎、热癎、虫癎等。详见各条。

猜你喜欢

  • 蒸蒸发热

    证名。指内热炽盛,熏蒸于外。常为热聚阳明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论条辨》卷四:“蒸蒸,热气上行貌,言热自内腾达于外,犹蒸

  • 蛊下血

    病证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八。指因蛊蚀五脏所致的便血。症见下血瘀黑,如烂鸡肝,心烦腹痛。用茜根丸治之。参见蛊毒病条。

  • 王汝言

    【介绍】:见王纶条。

  • 败血

    败坏之血。参恶血条。

  • 邪热

    ①病因之一。即热邪。详该条。②证候之一。指外邪引起的发热。

  • 沈又彭

    【介绍】:清医家。字尧峰,一字尧封。浙江嘉善人。少习举业,兼善占星医药之术。年三十,以国子生三赴省闱,皆不遇,遂闭门专攻医书,十载技成,治病辄效。有穷邻家子濒危,又彭拒富家请而为之医,邑人誉其德。乾隆

  • 博济方

    方书名。原名《王氏博济方》。3卷。宋·王袞撰。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余首,此书系从中选录五百余方编撰而成。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为5卷,仅得

  • 金腰莲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 飞丝尘垢入目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即尘埃入目。

  • 膝盖骨

    骨名。即髌骨。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