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火热头痛

火热头痛

火头痛的别称。《医林绳墨·头痛》:“有心烦头痛,病出于耳,其络在于手足少阳二经。其症自耳前后痛连耳内,痛甚则心烦。治宜黄连、山栀之属,泻之则愈,此为火热之头痛也。”详火头痛条。

猜你喜欢

  • 竹皮

    出《金匮要略》。即竹茹,详该条。

  • 金锁银开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 厥论篇

    《素问》篇名。厥,气血逆乱所致的病证。本篇专论厥证,故名。内容主要阐述寒厥热厥的不同病因及其症状与治法,指出不论寒厥热厥,它的主要病理是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影响机能正常活动的一种剧变现象。文中还论述了六经

  • 惹肥

    病名。出《治疔大全》。即乌茄疔。见该条。

  • 关脉

    寸口脉三部之一。详寸关尺条。

  • 陈山堤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一作山提。撰《杂药方》10卷,已佚。

  • 太虚

    指无垠的宇宙。《素问·五运行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源。”宋·张载《正蒙·太和篇》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 灸膏肓腧穴法

    针灸著作。又名《膏肓腧穴灸法》。1卷。宋·庄绰撰。1128年刊行。书中介绍膏肓穴的主治、部位及不同流派的取穴法等,并附有插图。参见针灸四书条。

  • 本经续疏

    见本经疏证条。

  • 黄带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亦名带下黄候。指阴道内流出淡黄色、稠粘的液体,甚则色浓如茶汁,或有臭秽气味。多因体内湿邪过盛,湿郁化热,伤及任、带二脉所致。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易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