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詹文升条。
煎药法之一。把药物制成粗末的散剂,加水煎煮,去渣服用。如银翘散的煮服等。
见沈氏尊生书条。
出《外丹本草》。为天葵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多因小儿胎中感受热毒,蕴于脾胃,熏蒸于上焦所致。《疡医大全》卷十五:“初生小儿舌上白膜裹住。”治法刮去舌上白膜,以白矾少许擦之。内服三黄汤加减。
①鼻息、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呼吸定息脉五动。”②喘息。《灵枢·海论》:“悗息面赤。”③止、结、留滞。《灵枢·百病始生》:“息而成积。”④通瘜。赘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鼻息肉不通。”⑤
病名。《疡医准绳》卷四:“胫疽,发于胫名曰兔啮。”即附骨疽。详该条。
金代医官职称。为该院低等医官,位处同监之上、提点之下。参见御药院条。
解剖学同名骨。在眼眶内侧壁前方,左右眼各一块。
证名。指肝气实或气郁化火而致的胁痛。《金匮翼·胁痛统论》:“肝火胁痛,肝火盛而胁痛者,肝气实也。其人气收善怒。经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善怒。又云,肝气实则怒是也。其脉当弦急数实。其口当苦酸,其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