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湿剂

猜你喜欢

  • 蛎蛤

    出《神农本草经》。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 在胸部下方,相当于横膈与骨盆之间的部分。其中脐以上部分为大腹;脐以下部分为小腹或少腹。《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 月使不调

    出《脉经》。指月经不调,详该条。

  • 坏疽漏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又名恶漏。症为肛周及臀部两侧肌肉黑硬,结块如鸡蛋大小,疼痛,常有多数漏管。甚者臀部软组织坏死。系肛漏并发特异性感染所致。治宜先服大剂清热解毒药,后择期手术,配合脱管锭

  • 黑兰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物《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见血清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证治准绳

    见伤寒准绳条。

  • 红潮

    即月经。详该条。

  • 胃咳

    病名。指胃气上逆而致咳者,症见呕而咳,甚则吐蛔者。《素问咳论》:“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治用乌梅丸、异功散加川椒、乌梅,加味二陈汤等。参见脾经咳嗽条。

  • 梭罗花

    见《四川中药志》。为铁树花之别名,详该条。

  • 胃维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地仓。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