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消风散

消风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消风散

药方名称消风散

处方荆芥穗(一钱半)甘草(炙.一钱半)陈皮(一钱)人参(一钱)茯苓(去皮.一钱) 白僵蚕(炒.去丝.一钱)防风(一钱)川芎(一钱)藿香叶(一钱)蝉蜕(一钱)厚朴(一钱)羌活(一钱)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眩,颈背拘急,鼻涕声重,耳作蝉鸣,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妇人血风,头皮肿痒,并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风散

药方名称消风散

处方荆芥穗、甘草(炒)、川芎羌活、白僵蚕(炒)、防风(去芦)、茯苓(去皮用白底)、蝉壳(去土.微炒)、藿香叶(去梗)、人参(去芦),各二两。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熟)、陈皮(去瓤.洗.焙),各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运,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棱骨痛,旋运欲倒,痰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茶清调下。如久病偏风,每日三服,便觉轻减。

如脱着沐浴,暴感风寒,头痛身重,寒热倦疼,用荆芥茶清调下,温酒调下亦得,可并服之。

小儿虚风,目涩昏困,及急、慢惊风,用乳香荆芥汤调下半钱,并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消风散

药方名称消风散

处方荆芥甘草(炒)芎藭羌活僵蚕(炒)防风(去芦)茯苓(去皮,用白底)蝉壳(去土,微炒)藿香叶(去梗)人参(去芦)各60克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熟)陈皮(去瓤,洗,焙)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理气化湿。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晕,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棱骨痛,旋晕欲倒,痰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6克,茶清调下。如久病偏风,每日三服,便觉轻减。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儒门事亲》卷十二:消风散

药方名称消风散

处方川芎羌活(去芦)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白僵蚕蝉壳各30克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制)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治风痰风厥,涎潮不利,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留饮飧泄,痰实呕逆,旋晕,口歪搐搦,僵仆目眩,小儿惊悸狂妄,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咽膈不通,偏正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茶清调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重订严氏济生方》:消风散

药方名称消风散

处方石膏(煅)甘菊花(去枝、梗)防风(去芦)荆芥穗 川羌活(去芦)羚羊角(镑)川芎豆黄卷(炒)当归(去芦,酒洗)白芷各30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养血消风。治妊娠胎气有伤,肝脏毒热上攻,太阳穴痛,呕逆,背项拘急,头旋目晕,腮项有肿核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入好茶1.5克,煎至180毫升,去滓,通口服,食后。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医宗必读》卷六:消风散

药方名称消风散

处方苍术麻黄荆芥白芷陈皮各3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治四时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声重。

用法用量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葱白1茎,煎至180毫升服。

摘录《医宗必读》卷六

外科正宗》卷四:消风散

药方名称消风散

处方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石膏各3克甘草木通各1.5克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清热燥湿。治风湿侵淫血脉,致生疮疥,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偏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伤科汇纂》卷十七:消风散

药方名称消风散

处方人参防风川芎厚朴南星半夏桔梗肉桂各3克当归黄芩白芷各6克羌活独活各4.5克柴胡2.1克甘草0.9克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加童便适量,煎服。

摘录伤科汇纂》卷十七

猜你喜欢

  • 泄肝和胃化湿汤

    药方名称泄肝和胃化湿汤处方炒苍术9克,川朴5克,陈皮5克,木香5克,姜半夏9克,茯苓9克,桂枝3克,炒白芍9克,香橼皮9克,建神曲12克。功能主治泄肝和胃化湿。主肝有郁热,胃蕴痰湿。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大枣煎

    药方名称大枣煎别名大枣膏处方大枣7枚(去皮核),黄连2两(碎,绵裹),淡竹叶(切)5合。功能主治目热眦赤,生赤脉侵晴,息肉急痛,闭不开,如芥在眼碜痛。用法用量大枣膏(《圣济总录》卷一○九)。注意忌猪肉

  • 加味蜡矾丸

    《寿世保元》卷九:加味蜡矾丸药方名称加味蜡矾丸处方黄蜡30克 枯白矾30克乳香3克没药3克雄黄6克制法上为细末,用蜡熔化为丸,朱砂为衣,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卫护内膜,驱解诸毒。治诸疮恶毒,发背痈疽,痛

  • 通关丸

    药方名称通关丸别名滋肾丸(《兰室秘藏》卷下)、知母黄柏滋肾丸、大补滋肾丸(《医林绳墨大全》卷六)。处方黄柏(去皮,锉,酒洗,焙)知母(锉,酒洗。焙干)各30克肉桂1.5克制法研为细末,热水为丸,如梧桐

  • 复方蓍草散

    药方名称复方蓍草散处方蓍草300g,七叶一枝花180g,高良姜180g,枯矾210g,青木香180g,肉桂120g。制法晒干,研粉过120目筛即成。功能主治暖胃健脾,化腐解毒,止痛消胀,制酸止血,促溃

  • 催生散

    《青囊秘传》:催生散药方名称催生散处方半夏(姜制)、白及(生,晒干,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难产。用法用量难产,1-2日不下,每服3分,陈酒送下;3-4日不下或横倒产,每服6分;5-6日不下,产母

  • 白狗肺汤

    药方名称白狗肺汤处方白狗肺1具(切),紫菀5分,清酒1斗,人参1两,乌韭1两,款冬花1两,细辛1两,桂心1两,白术1两,生姜3两,饴糖半斤,豉1升,甘草(炙)1寸,麻黄(去节)2分,吴茱萸半斤(一方无

  • 海蛸散

    药方名称海蛸散处方乌贼骨(焙为黄色,去壳)。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鼻疮疳(匿虫),阴囊湿痒,阴蚀肿痛,疮多脓汁,溃疡不敛,蝎螫痛楚。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伐阴汤

    药方名称伐阴汤处方缩砂7.5克 桂7.5克生姜15克甘草9克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功能主治解菌蕈毒。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四引《吴氏集验方》

  • 撮风散

    《直指小儿方》卷一:撮风散药方名称撮风散处方赤脚螟蚣半条(炙)钓藤7.5克朱砂直僵蚕(焙)血蝎梢各3克麝香0.2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熄风,除痰,止痉。主初生儿心脾有热,兼痞风邪,致患撮口,症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