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葳蕤、茯苓、酸枣仁、石膏各一钱,人参七分。水煎热服。治病后多寐,身犹灼热。
见《药材学》。为饴糖之别名,详该条。
足趾。《灵枢·热病》:“热病……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
即胎儿。详该条。
诊脉察病之意。《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介绍】:清末医家。字栗庵。浙江温州人。精于喉证。采集众说,择其精要,参以亲身经验,辑成《白喉条辨》一卷,论述病源,辨证及内、外治法,禁忌等。另撰有《本草时义》一书。
热性病治法之一。有清热解表、清热解毒、清热解暑等。详各条。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虚损证治》。又称遗精。详该条。
【介绍】:见余伯陶条。
证名。指颈项强急而上仰。《素问·脉解篇》:“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可见于热病、痉、厥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