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郁胁痛

猜你喜欢

  • 温胞饮

    《辨证录》卷十一方。白术(土炒)、巴戟天(盐水炒)各一两,人参、炒杜仲、菟丝子(酒炒)、炒山药,炒芡实各三钱,肉桂、补骨脂各二钱,制附子三分。水煎服。治妇人下部寒冷不孕。

  • 杼骨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 飞尘入眼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即尘埃入目。详该条。

  • 灵药

    是金石类药品经过升华提炼制成的升丹、降丹的总称。

  •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指发于肌肤表面的红色或紫、黑色斑点。点大成片,抚之不碍手。《丹溪心法·斑疹》:“斑有色点而无头粒者是也。”《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

  • 疵疮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 内科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金丝黄连

    见《四川中药志》。为马尾连之别名,详该条。

  • 子午流注针法

    针法著作。承淡安等编。书中阐解子午流注学说在针法上的应用。19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口斜僻

    证名。小儿中风口斜僻,是风邪入于颌之脉络所致,见于面神经麻痹。治宜疏风舒筋,用防风散内服;外用蓖麻子、樗根皮、栝蒌瓤研末,以大麦面作饼,上掺药末,左患贴右,右患贴左(《太平圣惠方》)。针刺地仓透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