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虚中满

气虚中满

病证名。指气虚所致的脘腹胀满。《医林绳墨·臌胀》:“由其忿怒太甚,不能发越,郁结中州痰涎停住,乃成满也。久而不食,以致气虚,则曰气虚中满。宜当塞因塞用,治以二陈汤甘草加参、术、厚朴山楂之类。”《类证治裁·肿胀》:“气虚中满者,兼消补,消导宽中汤。”《医贯·气虚中满论》:“气虚者,肾中以火气虚,中满者,中空似鼓,虚满而非实满也。”宜八味丸。若脾虚,以参芪四君合八味丸。参见中满条。

猜你喜欢

  • 阳暑

    病名。①一名动暑、中暍。《景岳全书》卷十五:“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暍。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

  • 痴的异体字。参见痴呆条。

  • 耳烂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多由肝胆湿热郁结,上攻于耳所致。症见耳轮生疮,赤烂难敛,此愈彼发,缠绵难愈。治宜清热除湿、消肿解毒。治疗参见旋耳疮、月蚀疮等条。

  • 温证指归

    书名。3卷。清·周杓元约撰于1799年。作者推崇戴麟郊《广温疫论》,认为此书“分汗吐等法为六门及诸杂症,条分缕晰,开后人无数法门”,故据戴氏原书的意旨,“略附以温疫所受之原,及诸名家所论,与夫似温症而

  • 利后虚羸

    病证名。下利而致体虚消瘦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肠胃虚弱,受风冷则下利,利断之后,脾胃尚虚,谷气犹少,不能营气血,故虚羸也。”多见于婴儿素体脾胃虚弱,营养不良,气血亏虚者。症见下痢黄白粘胨,

  • 看瓜

    见《中医杂志》,(12):812,1958。为桃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 真阴不足

    同肾阴虚。详该条。

  • 喉瘤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九。系指咽喉一侧或二侧生瘤肿起,形如龙眼,顶大蒂小者。多由肺经蕴热或肝气郁结所致。《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喉瘤郁热属肺金,多语损气相兼成,形如元眼红丝裹,或单或双喉旁生。”《

  • 川五味子

    见《四川中药志》。即南五味子,详该条。

  • 风热里实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系因风热蕴积,入里结实而致。证见口中气热,大便闭,小便赤,饮水不止,苔黄燥。宜大黄丸清泻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