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碧天丸,见该条。
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名寝汗。指睡中出汗,醒后即止。多见于虚劳,以阴虚者为多。《医略六书·汗病》:“盗汗属阴虚……盗汗乃睡中汗出,醒则汗收,因阴气空虚,睡时卫气乘虚陷入,则表无护
理血法之一。用活血的药物治疗妇女病理性经闭的方法。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采用不同治则,如气虚以补气为主,血虚以补血为主,肝肾虚以补益肝肾为主,肝郁脾虚以疏肝健脾为主,并结合活血药如丹参、红花、桃仁、川芎、
【介绍】:见洪遵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通草,详该条。
运气著作。1卷。清·吴谦等编纂。刊于1742年。此书即《医宗金鉴》之卷35。本书将《内经》运气要语编成歌诀,并列图于前,俾学者一览即明其大纲旨要。全书共绘太虚、阴阳等图24幅,歌诀29章,图下歌后多有
温病治法之一。见《时病论》。用于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口渴、小便黄、无汗,苔黄,脉数,可用鲜芦根、石膏、连翘、竹叶、淡豆豉、绿豆皮等,清凉透邪,诸证可随汗出热退而解。
同一病证,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型的各异,病机的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素问·五常政大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一作循衣摸床。详循衣摸床条。
病名。指痢疾之由肠虚寒客所致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冷痢者,由肠胃虚弱,受于寒气,肠虚则泄,故为冷痢也。凡痢,色青色白色黑,并皆为冷痢。”《证治要诀》治冷痢下如冻胶,或如鼻涕,先服除湿汤加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