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叶散

橘叶散

外科正宗》卷三:橘叶散

药方名称橘叶散

处方柴胡陈皮川芎山栀青皮石膏黄芩连翘各3克甘草1.5克橘叶20个

功能主治治孕妇胎热,乳结肿痛,寒热交作,甚者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药滓再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古今医彻》卷三:橘叶散

药方名称橘叶散

处方金银花1钱,瓜蒌1钱,青皮1钱,当归1钱,皂针1钱,连翘1钱,橘叶10片,柴胡7分,甘草节3分。

功能主治乳痈。恶寒发热,乳房红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心思不遂者,加远志、贝母。

摘录古今医彻》卷三

医学正传》卷六引丹溪方:橘叶散

药方名称橘叶散

处方青皮5分,石膏5分,甘草节5分,瓜蒌子1钱,当归头5分,皂角刺1钱半(去尖,略炒出汗),金钱花5分,没药5分,蒲公英5分。

制法上细切,作1服。

功能主治妇人百不如意,久积忧郁,乳房内有核如鳖棋子。

用法用量加青橘叶1小握,以酒1盏半,煎至1盏,食后或临卧时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六引丹溪方

猜你喜欢

  • 金不换

    《喉痧症治概要》:金不换药方名称金不换处方西瓜霜5钱,西月石5钱,飞朱砂6分,僵蚕5分,冰片5分,人中白3钱,青黛3钱,西黄3钱,珠粉3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生长肌肉。主疫喉。用法用量吹之。摘录

  • 沉香分消丸

    药方名称沉香分消丸处方大枳壳4两(分4份:苍术1两,萝卜子1两,大茴香1两,干漆炭1两,上4味各炒枳壳1份,以黄脆为度),香附(醋炒)2两,槟榔1两,延胡索(酒浸,炒)1两,三棱2两,蓬术1两(上2味

  • 疏凿饮子

    药方名称疏凿饮子处方泽泻12克赤小豆(炒)15克商陆6克羌活(去芦)9克大腹皮15克椒目9克木通12克秦艽(去芦)9克槟榔9克茯苓皮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泻下逐水,疏风发表。治水湿壅盛,遍身肿满

  • 清聪丸

    药方名称清聪丸处方橘皮(盐水洗,去白)45克 赤苓(去皮)半夏(姜制)各30克青皮(醋炒)柴胡梢 酒黄芩玄参蔓荆子桔梗全蝎(去毒)菖蒲黄连(酒炒)各45克 生甘草15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绿豆大

  • 护心托里饮

    药方名称护心托里饮处方人参、黄耆、当归、川芎、甘草、白芍药、乳香、木香、乌药、官桂、防风、枳壳、桔梗、厚朴各等分。功能主治痈疽。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水煎服。摘录《直指附遗》卷二十二

  • 分气汤

    《杨氏家藏方》卷五:分气汤药方名称分气汤处方甘草(炙)干姜(炮)熟干地黄(洗,焙)白茯苓(去皮)当归(洗,焙)细辛(去叶、土)白芍药吴茱萸(汤洗七次,炒)肉桂(去粗皮)各9克 山栀子仁6枚制法上药哎咀

  • 观音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观音散药方名称观音散处方人参一两,茯苓一钱半,神曲(炒)二钱,石莲肉(炒.去心)一分,绵白芷、木香(炮)、白扁豆(去皮.炙焦黄.去火毒)、甘草(炙),各一钱。炮制上

  • 五物香薷汤

    药方名称五物香薷汤处方香薷(四钱) 白扁豆(一钱半)厚朴(姜制.一钱半) 白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功能主治驱暑和中,通用。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贤着《

  • 大夫酒

    药方名称大夫酒处方松叶(捣)1斤。功能主治祛风。主腰脚疼痛,不可践地;中风口眼歪斜,及历节痛风。用法用量以酒3升,浸7日。每服1合,1日2次;或切细为末,酒下2钱;或蜜丸服。俱宜久服。摘录《惠直堂方》

  • 坚固丸

    药方名称坚固丸处方乌头(炮裂,去皮脐)、茴香子(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劳极冷,阳气衰弱,小便数滑遗沥,及妇人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妇人赤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