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梨皮

梨皮

《中药大辞典》:梨皮

药材名称梨皮

拼音Lí Pí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的果皮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涩,无毒。"

功能主治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治暑热烦渴,咳嗽,吐血,发背,疔疮。

①《滇南本草》:"敷发背疔疮。"

②《本草再新》:"清心降火,滋肾益阴,生津止渴,除烦去湿。"

③《陆川本草》:"治痧积暑热。"

④《四川中药志》:"清暑热,止烦渴,生律,收敛。治痢疾及咳嗽有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痢疾久不止:沙梨皮,石榴果壳。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水肿病之消化不良:沙梨皮、五加皮陈皮、桑白皮茯苓皮。水煎或炖内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梨皮

药材名称梨皮

拼音Lí Pí

英文名pericarp of Bretschneider pear, pericarp of Sand pear, pericarp of Ussurian pear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果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2.Pyrus pyrifolia (Burm.f.) Nakai[Ficus pyrifolia Burm.f.]3.Pyrus ussuriensis Maxim.

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削取果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白梨 乔木,高达5-8m。树冠开展;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二年生的枝紫褐色,具稀疏皮孔。叶柄长2.5-7cm;托叶膜质,边缘具腺齿;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cm,宽3.5-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带刺芒尖锐齿,微向内合拢,初时两面有绒毛,老叶无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直径4-7cm总花梗和花梗幼时有绒毛,花梗长1.5-3cm;花瓣卵形,长1.2-1.4cm,宽1-1.2cm,先端呈啮齿状,基部具短爪;雄蕊20;长约花瓣的一半;花柱5或4,离生,无毛。果实卵形或近球形,微扁,褐色。花期4月。果期8-9月。

2.沙梨 本种与白梨的区别为:叶片基部圆形或近心;果实褐色。花期4月,果期8月。

3.秋子梨本种与2种的区别为:叶形大,长5-10cm,宽4-6cm,叶边刺芒长;花柱5;果实黄色,果梗长1-2cm。花期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白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干旱寒冷地区山坡阳处。

2.沙梨:生于海拔100-1400m的温暖而多雨的地区。

3.秋子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寒冷干燥的山区。

资源分布:1.白梨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等地。

2.沙梨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3.秋子梨分布东北、华北及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性状果皮呈不规则片状,或卷曲成条状,外表面淡黄色,有细密斑点,内表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而酸。

性味甘;涩;凉;无毒

归经肺;心;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心润肺;降火生津,解疮毒。主暑热烦渴;肺燥咳嗽;吐血;痢疾;;疥癣;发背;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汁涂。

复方①治痢疾久不止:沙梨皮、石榴果壳。煎服。(《四川中药志》)②治水肿病之消化不良:沙梨皮、五加皮陈皮、桑白皮茯苓皮。水煎或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敷发背疔疮。

2.《本草再新》:清心降火,滋肾益阴,主津止渴,除烦去湿。

3.《陆川本草》:治痧积暑热。

4.《四川中药志》:清暑热,止烦渴,生津,收敛。治痢疾及咳嗽有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银丝杜仲

    《全国中草药汇编》:银丝杜仲药材名称银丝杜仲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游藤卫矛Euonymus vagans Wall.树皮灰色,折断后有弹性白丝,以树皮入药。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补肾。用于风湿性腰痛,肾虚腰

  • 羊蹄草

    《中药大辞典》:羊蹄草药材名称羊蹄草拼音Yánɡ Tí Cǎo别名紫背草(《植物名实图考》),假芥兰、爆仗草(《岭南采药录》),红背叶(《广州植物志》),叶下红、喇叭红草(《福建民

  • 铁精

    《中药大辞典》:铁精药材名称铁精拼音Tiě Jīnɡ别名铁精粉(《子母秘录》),铁花(《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炼铁炉中的灰烬。性味辛苦,平。①《本经》:"平。"②《别录》:&

  • 羊胡髭草

    《中药大辞典》:羊胡髭草药材名称羊胡髭草拼音Yánɡ Hú Zī Cǎo别名羊毛胡子、羊胡子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披叶苔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

  • 乌棒子

    药材名称乌棒子拼音Wū Bànɡ Zi别名水黄杨木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Polygala caudata Rehd. et Wils.,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

  • 金剪刀

    《中药大辞典》:金剪刀药材名称金剪刀拼音Jīn Jiǎn Dāo别名河边威灵仙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湖州铁线莲的全草。夏、秋季采,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6棱,疏被弯曲的短柔

  • 赤楠根

    药材名称赤楠根拼音Chì Nán Gēn别名叫耳蒙根出处赤楠,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原名"牛金子",云:"牛金子,江西处处有之。丛生小科,硬茎褐色,叶如榆叶而小,无齿,亦微团,附茎甚密,秋开·小紫花

  • 硫黄

    《中国药典》:硫黄药材名称硫黄拼音Liú Huánɡ英文名SULFUR别名硫磺、黄牙、天生黄来源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 刻裂紫堇

    药材名称刻裂紫堇拼音Kè Liè Zǐ Jǐn别名黄花地锦苗、断肠草、裂苞紫堇来源罂粟科刻裂紫堇Corydalis incisa (Thunb.)Pers.,以根、叶、花入药。生境

  • 皂角菌

    药材名称皂角菌别名树舌、赤色老母菌、扁木灵芝、扁芝、扁蕈、白斑腐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皂角菌Ganoderma applanatum (Pers. ex Gray) Pat.,以子实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