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证之一。《七十二种痧症救治法·盘脐痧》:“此系肾经受邪,脐上盘旋,悠悠作痛。”治用香油刮膻中、中庭、中脘,再刺中魁、小骨空穴。用砂仁、槟榔、芦粟梗、藿香、木通、灯心等。参见痧条。
手掌内面的摺纹。
病名。暑天发生的热疖。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多为感受暑温湿热,蕴蒸肌肤而成。初起皮损如小豆,根部红晕,继而肿痛,常伴有发热心烦,口苦舌干等症状。治宜清热解毒。内服荆防败毒散加藿香、黄连、石膏。相当于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骨名。又名锤骨。即掌骨。详该条。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即子淋。详该条。
【介绍】:参见韩宗绍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西瓜皮,详该条。
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主气之第四气。为太阴湿土之气,主秋分前60日又87.5刻。亦即由大暑至秋分,包括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参见主气条。
小儿推拿方法。即合阴阳。见《陶朱公致富全书·卫生至要》。详和阴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