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袖珍方条。
病证名。①小儿鼻色赤,乃脾胃实热,治宜清脾泻热;用泻黄散。如只微赤,则为脾胃虚热;宜异功散加升麻、柴胡治之(《证治准绳》)。参见鼻条。②见《中医外科概要》。即酒齇鼻,详该条。
见《汉书·颜师古注》。即芋头,详该条。
即四气。详该条。
见本草三家合注条。
外治法之一。古代以冷水淋浴,使病人降温的方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
太阳经证之一。详太阳中风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含羞草,详该条。
指初潮月经。明·万全《广嗣纪要》:“月事初下,谓之红铅。”
见云岐子脉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