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接骨药

接骨药

《济阳纲目》卷八十六:接骨药

药方名称接骨药

处方木香、半两钱(火煅,醋淬,研)、自然铜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折伤。

用法用量每服2钱,先嚼丁香1粒、乳香1粒,用无灰酒1盏调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次日如骨未接再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六

儒门事亲》卷十五:接骨药

药方名称接骨药

处方陈烂麻根2把,羊耳朵1对,乱丝1握(多者更妙)。

功能主治打折损伤。

用法用量上取肥松节劈碎,约量多少,先放2-3根于新瓦上,都于上外3味,在上烧着存性,就研为末,如生,再烧研为度,后入五灵脂或半两,如疼,入好乳香少许,和药如茶褐色为度,用布条子约缠一遭,先摊小黄米粥匀,上撒上药末匀,缠定折处,上又用软帛3-5重,上又竹箪子缠,勒得紧慢得中,初3日换上1次,再后5日换1次,又7日再换1次,无有不接者。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救伤秘旨》:接骨药

药方名称接骨药

处方黄榔刺树根4两(或用五加皮4两代之),小雄鸡1只(重4-5两,去毛),糯米饭1盏。

制法上捣糊。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疼痛,补肝肾,强筋骨。主骨折。

用法用量贴在断骨处,外包好,1日1夜去药。其骨自接。若夏天再加莲早树根少许同捣,则不生虫。

摘录救伤秘旨

猜你喜欢

  • 桂骨散

    药方名称桂骨散处方桂(去粗皮)1两,鱼骨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耳聋有脓。用法用量掺入耳中。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 草金散

    药方名称草金散处方烂大栀子3个,草乌头1个。制法上同藏于小瓶内,用泥固济烧,烟尽取出,研细。功能主治小儿吐逆。用法用量每服1字,生姜汁调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九蘥卫生》

  • 保胃安脾汤

    药方名称保胃安脾汤处方郁金3钱,延胡索4钱,紫蔻仁2钱,枳实3钱,香附米3钱,牵牛2钱,毛苍术4钱,茯苓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黄疸。因内积郁闷之气,客于脾胃,使脾胃之气不得自知,久之其脾胃虚衰,其败

  • 救腐汤

    药方名称救腐汤处方人参1两,当归1两,黄耆2两,白术1两,茯苓5钱,黄柏3钱,薏仁5钱,泽泻3钱,白芍1两,葛根3钱,炒黑栀子3钱。功能主治饮烧酒入房,精不得泄,至夜半寒热烦渴,小便淋赤,痰涎涌盛,明

  • 调解散

    药方名称调解散处方青皮、陈皮、桔梗、枳壳(制)、半夏(制)、川芎、木通、干葛、甘草(炒)、紫苏各等分,人参减半。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小儿疮痘已发,或为风冷所折,荣卫不和,或为宿食所伤,内气壅遏,以致坚

  • 金匮丹

    药方名称金匮丹处方朱砂半两(飞,研极细),黄丹2两半(炒黑色),乳香7钱(新水研细,纸箱于瓦上干之),木鳖子大者10枚(烧黑色,去皮),白胶香4钱(不杂伪者),砒霜3两,消石3两(同研,瓷盒以赤石脂封

  • 葱附丸

    药方名称葱附丸处方川附子(去皮,生用)1枚,细辛半两。制法上以葱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寒脑冷,鼻流清涕。用法用量每服14丸,姜苏汤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三

  • 加味三建汤

    药方名称加味三建汤处方大川乌1两,绵附1两,天雄(3味并炮,盐水浸,去皮脐)1两,木香1两,肉豆蔻(煨裂)1两,诃子(去核)1两。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洞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10片、红枣2枚

  • 黄白牛车散

    药方名称黄白牛车散处方牛膝30克车前子9克黄柏6克白芍30克功能主治治妇人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脾土不运,肝血不藏,湿热随血气同下,以致带下色赤。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一

  • 承气浴汤

    药方名称承气浴汤处方当归2两,大黄1两,芒消,甘草5钱。功能主治大肠燥结。用法用量煎汤摩腹。或熬膏贴。摘录《理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