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肾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欬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
①指脏部、上部、下部三部。《灵枢·百病始生》:“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为三部。”②身体上、中、下三部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猕猴桃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肺形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孙星衍条。
即消遥散作蜜丸或水丸。治证同。见逍遥散条。
【介绍】:元代医家。蒙古族。任尚膳院使,统领尚食、尚药局。
阳气重叠过甚,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参重阴必阳条。
《类证活人书》卷六方。紫菀、款冬花、杏仁霜各三两,知母、川贝母、茜根、薄荷末各二两,百药煎、粉草、海粉(飞净)各一两,诃子肉、儿茶各五钱。研极细末,炼白蜜和药,不拘时噙化。治火烁肺金,气失清化,致干咳
见医学举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