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即经闭,详该条。
见《医学入门》。为皂角刺之简称,详该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即五脏所主。详该条。
出《素问·刺热篇》。指上焦心肺之热。《素问识》卷四:“胸中膈上,乃心肺之宫城,主胸中热者,写肺热也;膈中热者,写心热也。不曰心肺,而曰胸中、膈中者,意言热在气分,而不干于藏真也。”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枳实(麸炒)一两,白术、人参、炙甘草、茯苓(去皮)、炮姜各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鸡子黄大,每服一丸,热汤化下,连进二、三服,不拘时服。功能理中焦,除痞满,逐痰饮,止腹痛。
①《症因脉治》卷一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栀子、黄连。水煎服。治因酒湿而致的半身不遂;或郁痰胸满饱胀,懊憹烦闷;或气逆不利,倚肩喘息;或暑气呕吐,兼有痰涎;或外感呃逆而兼热者。如痰火呃逆,加葛根、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经验名方》一书。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手心毒。见该条。
见后腋下条。
病证名。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因肝火郁结,或交合损伤,而致子宫肿痛溃烂。宜用海浮散油调灌入,仰卧良久,再换玉红膏调海浮散以绵润透塞入。”本病类似宫颈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