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微热

微热

证名。指发热不甚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病症。①阳明里实证的一种热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②指阴虚血虚的发热。《证治准绳·杂病》:“有每遇夜身发微热,……饮食如常,既无别证可疑,只是血虚阴不济阳,宜润补之。”③指阴证发热。《类证活人书》卷四:“身微热,烦躁面赤,脉沉而微,此名阴证似阳也。”④指五脏微热。《景岳全书·杂证谟》:“治五脏之热,当察微甚,如心经之微热者,宜二阴煎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导赤散之类,皆可随证酌用。”参见发热条。

猜你喜欢

  • 妊娠皮肤干涩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皮肤干涩,由荣血衰少不能濡润肌肉,充达腠理,是以外则皮肤皱揭,内则口燥咽干,或二便俱闭,或足痿无力也。……治宜清肺之燥,滋肾水生化之源……宜清燥汤。”(黄芩、黄连、黄

  • 妇科秘方

    见竹林寺女科秘书条。

  • 口角

    上、下唇交会处。因在口的两侧,故称。

  • 玉衡

    又名玉衔。婴儿娩出后清洁口腔的一种方法。《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初生,先以棉裹指,拭儿口中舌上青泥恶血,此谓之玉衡。”

  • 支节

    指四肢骨节。支,指四肢;节,指骨节。《灵枢·师传》:“身形支节者,藏府之盖也。”

  • 野绿灯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苦之别名,详该条。

  • 鬼藏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女人即玉门头,名鬼藏。”《针灸大成》指男为会阴穴,女为玉门头穴,今多从此说。

  • 自复

    疫病后期,不因劳复、食复等因素,而由于病邪未尽而复发者,称“自复”。见《温疫论》下卷:“若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此名自复。当问前得某证,所发亦某证,稍与前药,以撤其余邪,自然获愈。”

  • 常仲明

    【介绍】:见常德条。

  • 声弘

    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声音洪亮。详见声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