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奇效良方》。古人认为小儿初生须用五根汤(桃、柳、楝、枚、槐)加白芷,苦参煎汤浴之,若遇气候炎热,则以软绢蘸汤揩拭周身,可以清洁皮肤,预防疾病。
指能引起流行的传染性强的病邪。
病名。见《万病回春·泄泻》。即滑泄。详该条。
见《饮片新参》。又名玳玳花。为芸香科植物代代花Citrus aurantium L.var.amara Engl.的花蕾。主产江苏、浙江。甘、微苦,平。理气,宽胸,开胃。治胸闷,恶心,胃脘胀痛,不思饮
病名。见佚名《眼科统秘》。即痘疮入眼,或痘疹入眼。详各条。
【介绍】:见中膂俞条。
见针方六集条。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丑未主湿土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丑未之上,太阴主之。”所指即为太阴湿土。
病名。是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多见于五岁以下的乳幼儿,流行于冬春季节。《验方新编》:“感风热而麻者,俗谓飘麻。”因其疹点细小淡红,形如麻粒,飘于皮肤之上,出没较快,故名。由于风热时邪,首先侵犯肺卫,
古病名。指食不知饱,肌瘦、腹大而多泄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有嗜食,食已仍不知饱足,又不生肌肉,但其腹大,其大便数而多泄,亦呼为豁泄,此肠胃不守故也。”治宜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